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8页 |
·静电纺丝 | 第13-20页 |
·静电纺丝技术原理 | 第14-15页 |
·影响静电纺丝的基本参数 | 第15-16页 |
·静电纺丝技术的应用 | 第16-20页 |
·含糖聚合物 | 第20-23页 |
·含糖聚合物的合成 | 第20-22页 |
·含糖聚合物的应用 | 第22-23页 |
·聚合物与碳纳米管(CNTs)的复合 | 第23-26页 |
·碳纳米管-聚合物复合材料的性质 | 第23-24页 |
·碳纳米管-聚合物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 第24-26页 |
·本文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26-28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6-27页 |
·课题的主要内容 | 第27-28页 |
第二章 丙烯腈基含糖共聚物的制备 | 第28-39页 |
·引言 | 第28-29页 |
·实验材料 | 第29页 |
·实验原料与试剂 | 第29页 |
·实验仪器 | 第29页 |
·实验方法 | 第29-33页 |
·试剂的纯化 | 第29-30页 |
·癸二酸二乙烯酯的合成 | 第30-31页 |
·6-O-乙烯基癸二酸-D-吡喃型葡萄糖酯(OVSEG)的酶促合成 | 第31页 |
·水相沉淀聚合法制备Poly(AN-co-OVSEG) | 第31-32页 |
·产物的表征 | 第32-3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3-38页 |
·水相沉淀法制备含糖聚合物 | 第33页 |
·反应单体摩尔比对产率及聚合物分子量的影响 | 第33-34页 |
·引发剂浓度对产率及聚合物分子量的影响 | 第34-35页 |
·反应温度对产率及聚合物分子量的影响 | 第35页 |
·反应时间对产率及聚合物分子量的影响 | 第35-36页 |
·核磁共振氢谱(~1H NMR) | 第36-37页 |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三章 丙烯腈基含糖共聚物纳米纤维的制备 | 第39-50页 |
·引言 | 第39-40页 |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40页 |
·实验原料与试剂 | 第40页 |
·实验仪器 | 第40页 |
·实验方法 | 第40-43页 |
·丙烯腈基含糖共聚物纳米纤维的制备 | 第40-41页 |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41页 |
·水接触角测试(WCA) | 第41-42页 |
·牛血清白蛋白(BSA)吸附 | 第42-4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3-48页 |
·纺丝条件对共聚物纤维形貌的影响 | 第43-47页 |
·单体配比对纤维亲水性的影响 | 第47-48页 |
·BSA吸附 | 第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四章 丙烯腈基含糖共聚物/MWCNTs纳米纤维的制备 | 第50-57页 |
·引言 | 第50-51页 |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51页 |
·实验原料与试剂 | 第51页 |
·实验仪器 | 第51页 |
·实验方法 | 第51-53页 |
·碳纳米管纯化及氧化处理 | 第51-52页 |
·Poly(AN-co-OVSEG)/MWCNTs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 | 第52页 |
·纤维形貌观察 | 第52-53页 |
·水接触角测定(WCA) | 第53页 |
·力学性能测试 | 第5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3-56页 |
·MWCNTs含量对Poly(AN-co-OVSEG)/MWCNTs纤维形貌的影响 | 第53-54页 |
·MWCNTs含量对复合纤维亲水性的影响 | 第54-55页 |
·MWCNTs含量对复合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55-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五章 Poly(AN-co-OVSEG)/MWCNTs复合纳米纤维的酶固定化 | 第57-70页 |
·引言 | 第57-58页 |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58-59页 |
·实验方法 | 第59-63页 |
·环氧化纳米纤维共价固定化酶 | 第59页 |
·酶液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59-60页 |
·酶固定量计算 | 第60页 |
·酶活性测定 | 第60-61页 |
·固定化酶动力学参数测定 | 第61页 |
·固定化酶催化的最适pH | 第61页 |
·固定化酶催化的最适温度 | 第61-62页 |
·固定化酶的稳定性 | 第62-6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3-68页 |
·固定化时间对酶固定化的影响 | 第63-64页 |
·固定化过氧化氢酶的反应动力学 | 第64-65页 |
·酸碱度对固定化酶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65-66页 |
·温度对固定化酶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66-67页 |
·固定化酶的稳定性分析 | 第67-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0-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82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及专利申请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