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文献综述 | 第9-18页 |
1 引言 | 第18-21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1-26页 |
·试验材料 | 第21-23页 |
·试验装置 | 第21页 |
·试验仪器及试剂 | 第21-22页 |
·实验接种污泥来源 | 第22页 |
·模拟生活污水 | 第22页 |
·实验设计 | 第22-23页 |
·诱导颗粒污泥金属离子的筛选 | 第22页 |
·诱导好氧颗粒形成的 Zn~(2+)浓度设计 | 第22-23页 |
·诱导好氧颗粒形成周期 | 第23页 |
·分析检测方法 | 第23-26页 |
·项目的检测 | 第23页 |
·好氧颗粒污泥的物理性质测定 | 第23-24页 |
·脱氢酶活性的测定 | 第24-25页 |
·胞外多聚物的提取及成分测定 | 第25页 |
·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态观察 | 第25页 |
·数据分析 | 第25-26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6-45页 |
·3 种金属离子对好氧颗粒污泥形成及污染控制的影响 | 第26-29页 |
·3 种金属离子下形成好氧颗粒污泥的结构特征 | 第26-27页 |
·3 种金属离子诱导颗粒污泥形成中 MLSS、SVI 的变化情况 | 第27-28页 |
·3 种金属离子对好氧颗粒污泥的污染控制影响 | 第28-29页 |
·不同浓度 Zn~(2+)对好氧颗粒污泥快速形成的影响 | 第29-41页 |
·不同浓度 Zn~(2+)对好氧污泥颗粒形态的影响 | 第29-30页 |
·添加不同浓度 Zn~(2+)对污泥颗粒化进程的影响 | 第30-31页 |
·不同浓度 Zn~(2+)对形成好氧污泥颗粒物理性质的影响 | 第31-32页 |
·不同浓度 Zn~(2+)对好氧污泥颗粒形成过程中 SVI 动态的影响 | 第32-33页 |
·不同浓度 Zn~(2+)对好氧污泥颗粒形成过程中粒径分布的影响 | 第33-37页 |
·不同浓度 Zn~(2+)对好氧颗粒污泥 EPS 中成分的影响 | 第37-41页 |
·EPS 的产生 | 第37页 |
·EPS 的成分分布特征 | 第37-41页 |
·不同浓度 Zn~(2+)诱导形成好氧颗粒污泥的污染控制情况 | 第41-43页 |
·不同浓度 Zn~(2+)诱导形成好氧颗粒污泥的 COD 去除 | 第41页 |
·不同浓度 Zn~(2+)诱导形成好氧颗粒污泥的 NH_4~+-N、PO_4~(3-)-P 去除 | 第41-43页 |
·不同浓度 Zn~(2+)对脱氢酶活性与 TOC 浓度变化影响的研究 | 第43-45页 |
4 讨论 | 第45-48页 |
5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作者简介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