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历史及现状 | 第10-11页 |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本文结构 | 第11-13页 |
第2章 软件行为建模与检测方法综述 | 第13-23页 |
·软件行为描述 | 第13-15页 |
·相关概念 | 第13-14页 |
·软件行为描述方法 | 第14-15页 |
·行为建模方法分类 | 第15-18页 |
·短序列 | 第15-16页 |
·机器学习 | 第16页 |
·自动机 | 第16-17页 |
·静态建模 | 第17页 |
·近代行为建模方法 | 第17-18页 |
·行为检测方法 | 第18-19页 |
·基于控制流的检测方法 | 第18-19页 |
·基于数据流的检测方法 | 第19页 |
·基于状态图和语义分析的软件行为建模与检测系统 | 第19-21页 |
·系统架构 | 第19-20页 |
·基本工作流程 | 第20-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3页 |
第3章 基于系统调用序列的状态层推导研究 | 第23-35页 |
·状态层的引入 | 第23-24页 |
·内在序列模式提取 | 第24-29页 |
·相关技术介绍 | 第25-26页 |
·内在序列模式提取流程 | 第26-29页 |
·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状态识别 | 第29-32页 |
·隐马尔可夫模型 | 第30-31页 |
·基于 HMM 的状态识别流程 | 第3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5页 |
第4章 基于状态层的软件行为建模方法 | 第35-51页 |
·基本概念定义 | 第35-37页 |
·状态图生成算法 | 第37-38页 |
·状态图修剪规则 | 第38-43页 |
·状态图的化简与优化方法 | 第38-39页 |
·小概率分支删除规则 | 第39-40页 |
·等价状态合并规则 | 第40-42页 |
·基于功能语义的状态图分解规则 | 第42-43页 |
·功能语义集生成 | 第43-46页 |
·软件功能划分 | 第43-44页 |
·实例分析 | 第44-46页 |
·功能语义树生成 | 第46-48页 |
·功能序列转化 | 第47-48页 |
·功能语义树修正 | 第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51页 |
第5章 基于偏差密度和语义规则的软件行为检测方法 | 第51-73页 |
·基于 STG 的行为偏差密度判别 | 第51-55页 |
·可疑状态路径的权重定义 | 第51-53页 |
·行为偏差密度计算 | 第53-54页 |
·偏差密度异常判别算法流程 | 第54-55页 |
·软件功能行为语义分析 | 第55-61页 |
·功能行为语义规则 | 第56-58页 |
·基于功能语义规则的行为检测流程 | 第58-61页 |
·检测能力分析 | 第61-62页 |
·两层检测机制 | 第61页 |
·代码注入攻击 | 第61-62页 |
·DoS/DDoS 攻击 | 第62页 |
·恶意操作攻击 | 第62页 |
·实例分析 | 第62-69页 |
·基于 SB-SF 的 AgileReader 建模 | 第63-64页 |
·基于 SB-SF 的 AgileReader 检测 | 第64-67页 |
·检测表现和结果 | 第67-69页 |
·对比实验 | 第69-71页 |
·SB-SF 与其它模型对比 | 第69-70页 |
·语义层检测能力对比 | 第70-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结论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1-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