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阈下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一、 绪论第8-11页
 (一) 选题背景第8页
 (二) 研究意义第8-9页
 (三) 研究思路及方法第9页
  1. 研究思路第9页
  2. 研究方法第9页
 (四) 创新之处第9-11页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来源及其功能第11-19页
 (一)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奠定了理论基础第11-14页
  1. 价值的基本理论探析第11-12页
  2.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基本理论探析第12-14页
 (二) 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影响第14-15页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功能第15-19页
  1. 统领功能第15-16页
  2. 规范作用第16-17页
  3. 凝聚作用第17页
  4. 激励功能第17-19页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发展历程第19-25页
 (一)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探索第19-20页
 (二)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创新第20-21页
 (三)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认识第21-22页
 (四) 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的拓展第22-25页
四、 当前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分析第25-34页
 (一) 当前大学生价值观存在问题分析第25-30页
  1. 当代大学生的政治时事态度冷漠第25-26页
  2. 当代大学生过分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个人发展,集体观念淡薄第26-27页
  3. 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趋向多元化第27-28页
  4. 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模糊知行脱节第28-29页
  5.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变化导致择业、交际、恋爱、消费也发生偏差第29-30页
 (二) 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0-34页
  1. 社会现象的复杂多样第30-31页
  2. 学校思想教育的不完善第31-32页
  3. 家庭教育的方向偏差第32页
  4. 大学生自身的因素第32-33页
  5. 网络传媒的负面影响第33-34页
五、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第34-40页
 (一) 和谐教育氛围第34-36页
  1. 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渠道作用第34-35页
  2. 加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第35-36页
 (二) 增加教育渠道第36-37页
  1. 帮助大学生认清国情,提高政治觉悟第36页
  2. 帮助大学生经受锻炼,认清自我第36页
  3. 注重发挥社会实践的教育作用第36-37页
 (三) 加强教育管理第37-38页
  1. 掌握学生的信息动态,完善贫困学生的资助工作第38页
  2. 加强毕业生就业教育,提升就业服务工作的水平第38页
  3. 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和教育工作,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第38页
 (四) 拓宽教育领域第38-40页
  1. 进行网络道德教育第38-39页
  2. 进行网络心理教育第39-40页
结语第40-41页
致谢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指导研究
下一篇:项目教学法在我国高职创业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