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20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8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5-17页 |
·简要评述 | 第17-18页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8页 |
·研究思路和框架 | 第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论文创新之处 | 第18-20页 |
第二章 技术效率理论及测度方法 | 第20-28页 |
·效率与技术效率 | 第20-22页 |
·效率的概念 | 第20页 |
·技术效率的内涵 | 第20-22页 |
·生产前沿面理论 | 第22页 |
·生物制药企业技术效率的内涵 | 第22-23页 |
·数据包络分析理论 | 第23-25页 |
·规模报酬不变模型(CRS) | 第24页 |
·规模报酬可变模型(VRS) | 第24-25页 |
·随机前沿面分析理论 | 第25-27页 |
·Battese&Coelli(1992)模型 | 第26页 |
·Battese&Coelli(1995)模型 | 第26-27页 |
·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和随机前沿面分析(SFA)方法的比较 | 第27-28页 |
第三章 我国上市生物制药企业发展现状分析 | 第28-34页 |
·我国生物制药企业概述 | 第28-29页 |
·生物制药相关概念 | 第28页 |
·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的特点 | 第28-29页 |
·我国生物制药企业发展现状 | 第29-32页 |
·我国生物制药企业总体概况 | 第29-31页 |
·我国生物制药企业现状特点 | 第31-32页 |
·我国生物制药企业存在的问题 | 第32-34页 |
第四章 我国上市生物制药企业技术效率测量 | 第34-40页 |
·指标选取 | 第34-35页 |
·指标选择原则 | 第34页 |
·投入、产出指标选择 | 第34-35页 |
·基于 DEA 的我国上市生物制药企业技术效率实证分析 | 第35-37页 |
·研究模型的选择 | 第35页 |
·相关数据采集 | 第35-36页 |
·基于 DEA 的技术效率的实证结果 | 第36-37页 |
·基于 SFA 的我国上市生物制药企业技术效率实证分析 | 第37-38页 |
·研究模型的选择和相关数据的采集 | 第37页 |
·基于 SFA 的技术效率的实证结果 | 第37-38页 |
·DEA 和 SFA 方法分析结果比较 | 第38-39页 |
·DEA 和 SFA 结果随时间变化的比较 | 第38页 |
·DEA 和 SFA 的 Spearman 相关系数分析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五章 影响我国生物制药企业技术效率的因素分析 | 第40-46页 |
·我国生物制药企业技术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40-42页 |
·影响我国生物制药企业技术效率的经济因素 | 第40页 |
·影响我国生物制药企业技术效率的技术因素 | 第40-41页 |
·影响我国生物制药企业技术效率的管理因素 | 第41页 |
·影响我国生物制药企业技术效率的环境因素 | 第41-42页 |
·我国生物制药企业技术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第42-45页 |
·指标选择与模型的设计 | 第42页 |
·数据采集与指标衡量 | 第42-43页 |
·实证测量与分析 | 第43-44页 |
·测算结果分析 | 第44-45页 |
·小结 | 第45-46页 |
第六章 提高我国生物制药企业技术效率的建议 | 第46-49页 |
·结论 | 第46页 |
·政策建议 | 第46-48页 |
·存在的不足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附录 | 第52-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作者简介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