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高校治理机制的改革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论文的研究背景 | 第10页 |
·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论文结构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4-15页 |
第二章 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5-20页 |
·理论基础概述 | 第15-16页 |
·治理机制的决定性因素分析 | 第16-18页 |
·权力来源 | 第16-17页 |
·权力结构 | 第17-18页 |
·治理机制优劣的衡量标准 | 第18-20页 |
·利益流动的自由度和公平度 | 第18-19页 |
·个体进出集团的灵活度和民主性 | 第19页 |
·外部性的最小化程度 | 第19页 |
·促进系统整体利益增加的程度 | 第19-20页 |
第三章 我国高校治理机制现状分析 | 第20-31页 |
·我国高校权力来源 | 第20-22页 |
·来源于政府的代理权 | 第20页 |
·来源于投资人 | 第20页 |
·来源于高校学术群体 | 第20-21页 |
·来源于高校学生 | 第21页 |
·来源于学生家庭 | 第21-22页 |
·我国高校权力结构 | 第22-23页 |
·当前我国高校权力来源和权力结构不协调 | 第23-26页 |
·行政部门的行政权力太大,超出了其应有的范围 | 第23-24页 |
·学术群体的地位太弱,无法有效行使其职能 | 第24-25页 |
·学生缺乏参与高校治理的有效途径 | 第25页 |
·学生家长无法参与高校治理 | 第25页 |
·高校之间缺乏有效的、实质性的竞争与淘汰机制 | 第25-26页 |
·我国高校治理机制优劣衡量 | 第26-31页 |
·利益流动的自由度和公平度 | 第26-27页 |
·个体进出集团的灵活度和民主性 | 第27-29页 |
·外部性极小化程度 | 第29-30页 |
·促进系统整体利益增加的程度 | 第30-31页 |
第四章 我国高校治理机制的优化与创新 | 第31-38页 |
·赋予高校独立的法律人格 | 第31-32页 |
·独立的产权 | 第31页 |
·独立的办学权 | 第31-32页 |
·独立自主的学术权 | 第32页 |
·建立稳定有效的多元联合治理机制 | 第32-35页 |
·建立“职业校长”制度 | 第33-34页 |
·行政委员会 | 第34页 |
·学术委员会 | 第34页 |
·学生委员会 | 第34-35页 |
·改革高校财政拨款机制 | 第35页 |
·改变高校评级制度,建立自由公平的高等教育市场 | 第35-36页 |
·创新高校内部管理机制 | 第36页 |
·完善外部治理机制 | 第36-38页 |
第五章 我国高校新型治理模式具体方案构想 | 第38-45页 |
·“高校治理法”构想 | 第38-39页 |
·“各级教育行政机构行为规范”构想 | 第39-40页 |
·高校财政拨款系统构想 | 第40-41页 |
·高校治理结构构想 | 第41-45页 |
·高校组织结构重新设立 | 第41-42页 |
·办学职能和学科结构的改革 | 第42页 |
·加强教师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 | 第42-43页 |
·改善学生管理模式和方法 | 第43-4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