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大学生生命教育载体研究

论文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目录第10-12页
引言第12-20页
 (一) 问题的提出第12-13页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3-18页
 (三) 研究思路及方法第18-19页
 (四) 研究创新第19-20页
一、生命教育的基本内涵与载体概述第20-27页
 (一) 生命教育内涵诠释及实施依据第20-23页
  1. 生命教育基本内涵的梳理第20-21页
  2. 生命教育实施依据第21-23页
 (二) 生命教育载体概述第23-27页
  1. 生命教育载体的内涵第23-24页
  2. 生命教育载体的类型第24-26页
  3. 生命教育载体的特点第26-27页
二、生命教育载体运用的现实境遇第27-41页
 (一) 生命教育载体运用的积极作用第27-32页
  1. 环境载体的竞争性提高大学生调整自身的积极性第27-28页
  2. 校园文化载体促进大学生强调自身发展第28-30页
  3. 网络载体发挥成效使大学生接受生命教育比率不断增加第30-32页
 (二) 生命教育载体运用中存在的问题第32-36页
  1. 课堂载体生动性缺乏,大学生责任意识弱第32-33页
  2. 环境载体物欲氛围重,带来“生命为物质消费而准备”的冲击第33-35页
  3. 网络载体与现实的冲突衍生出意义虚无主义第35-36页
 (三) 生命教育载体运用现实境遇尴尬的原因分析第36-41页
  1. 课堂载体与校园文化载体缺乏有效互通第36-38页
  2. 课堂载体与网络载体缺乏优势互补第38-39页
  3. 课堂载体与实践载体缺乏有机结合第39-41页
三、大学生生命教育载体运用的原则和路径选择第41-55页
 (一)大学生生命教育载体运用的原则第41-44页
  1. 教师在课堂载体运用中坚持生活性与专业性相统一第41-42页
  2. 学校在校园文化载体运用中坚持针对性与多样性相统一第42-43页
  3. 媒体在环境载体运用中坚持引导性与有效性相统一第43-44页
 (二) 大学生生命教育载体运用的路径选择第44-55页
  1. 发挥课堂载体的基本作用,倡导尊重生命自然规律第44-49页
  2. 重视网络载体和校园文化载体,促进大学生生命意识之觉醒第49-52页
  3. 强调实践载体与环境载体的辅助作用,与现实相接轨第52-55页
结束语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致谢第60-62页
附录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私立复旦大学(1905—1941)内部管理研究
下一篇:人文关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