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私立复旦大学(1905—1941)内部管理研究

论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0页
 第一节 研究意义、内容与方法第12-15页
  一、 研究意义第12-13页
  二、 研究内容第13-14页
  三、 研究方法第14-15页
 第二节 研究综述第15-18页
  一、 关于近代私立大学的研究第15-17页
  二、 关于私立大学学校管理的研究第17-18页
 第三节 相关概念第18-20页
  一、 “近代”与“近代化”、“现代化”第18页
  二、 “近代私立大学”第18-19页
  三、 “内部管理”第19-20页
第二章 内部管理之历史研究第20-29页
 第一节 管理之变第20-24页
  一、 初创与维持(1905——1912)第20-21页
  二、 重组与奠基(1912——1915)第21-22页
  三、 发展与完善(1915——1937)第22-23页
  四、 分化与转型(1938——1941)第23-24页
 第二节 历史之思第24-29页
  一、 “场域”之思第24-25页
  二、 “自组织”形成之思第25-29页
第三章 内部管理之组织研究第29-39页
 第一节 组织演变第29-34页
  一、 校董会的完善第29-31页
  二、 行政组织的调整第31-34页
 第二节 运行机制第34-39页
  一、 行政院第34-36页
  二、 师生代表联席会议第36-37页
  三、 校务会议第37页
  四、 教职员全体大会第37-39页
第四章 内部管理之模式研究第39-52页
 第一节 模式选择第39-45页
  一、 模式选择的现实条件第39-42页
  二、 模式选择的历史条件第42-45页
 第二节 模式分析第45-52页
  一、 最高权力机关——董事会第45-49页
  二、 内部管理核心——校长第49-52页
第五章 内部管理之内容研究第52-84页
 第一节 经费管理第52-61页
  一、 经费来源分析第52-56页
  二、 经费使用研究第56-61页
 第二节 师资管理第61-69页
  一、 师资发展探究第61-63页
  二、 师资来源分析第63-67页
  三、 师资结构管理第67-69页
 第三节 学生管理第69-84页
  一、 学生规模概况第69-74页
  二、 学生日常管理第74-84页
第六章 内部管理之反思总结第84-93页
 第一节 近代社会环境下的理念与追求第84-88页
  一、 追求民主第84-85页
  二、 追求高效第85-86页
  三、 追求发展第86-88页
 第二节 学校本位的长效机制构建第88-91页
  一、 完善的组织系统第88-89页
  二、 稳定的师资结构第89-90页
  三、 广泛的社会基础第90-91页
 第三节 适应办学宗旨的内部管理特点第91-93页
  一、 独立自主第91页
  二、 精简完善第91-92页
  三、 组织协调第92页
  四、 以人为本第92页
  五、 追求卓越第92-93页
附录第93-105页
 附录一第93-96页
 附录二第96-97页
 附录三第97-102页
 附录四第102-105页
参考文献第105-109页
后记第109-112页

论文共11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学青年女教师学术生活研究
下一篇:大学生生命教育载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