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大跨度上承式钢筋混凝土箱形拱桥设计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拱桥的特点 | 第10页 |
·混凝土拱桥的发展现状与研究情况 | 第10-13页 |
·论文背景基本情况 | 第13-14页 |
·本文所做主要工作 | 第14-16页 |
第2章 钢筋混凝土拱桥计算的有限单元法理论 | 第16-22页 |
·有限单元法及相关理论的发展简史 | 第16-17页 |
·有限单元法的基本步骤 | 第17-19页 |
·选择合理的单元类型与结构离散化 | 第17页 |
·位移模式的确立 | 第17-18页 |
·单元分析 | 第18页 |
·建立结构的整体平衡方程 | 第18-19页 |
·求解未知节点位移 | 第19页 |
·计算单元应力与应变 | 第19页 |
·空间单元有限元基本理论 | 第19-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钢筋混凝土拱桥各参数设计研究 | 第22-79页 |
·概述 | 第22-24页 |
·主要技术标准 | 第22页 |
·设计荷载 | 第22-23页 |
·主要参数控制 | 第23-24页 |
·混凝土材料 | 第24页 |
·矢跨比和拱轴系数的综合比选 | 第24-45页 |
·全桥布置和截面尺寸 | 第24-30页 |
·矢跨比为1/4的计算结果 | 第30-34页 |
·矢跨比为1/4.5的计算结果 | 第34-39页 |
·矢跨比为1/5的计算结果 | 第39-43页 |
·数据分析 | 第43-45页 |
·拱上结构的布置与拱轴系数的综合比选 | 第45-68页 |
·各方案截面尺寸情况 | 第46-52页 |
·方案一的计算结果 | 第52-57页 |
·方案二的计算结果 | 第57-61页 |
·方案三的计算结果 | 第61-66页 |
·数据分析 | 第66-68页 |
·主拱圈截面高度与宽度的比选 | 第68-76页 |
·不同拱圈高度的计算结果 | 第69-71页 |
·不同拱圈宽度的计算结果 | 第71-73页 |
·数据分析 | 第73-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9页 |
第4章 钢筋混凝土拱桥稳定分析 | 第79-90页 |
·概述 | 第79-80页 |
·特征值屈曲稳定理论 | 第80-81页 |
·特征值稳定分析 | 第81-88页 |
·成桥状态的特征值稳定分析 | 第81-85页 |
·运营状态的特征值稳定分析 | 第85-88页 |
·本章小结 | 第88-90页 |
第5章 钢筋混凝土拱桥抗震分析 | 第90-121页 |
·概述 | 第90页 |
·桥梁抗震分析理论 | 第90-96页 |
·桥梁抗震分析理论的发展 | 第91页 |
·动力特性分析理论 | 第91-92页 |
·反应谱分析理论 | 第92-95页 |
·时程分析理论 | 第95-96页 |
·自振特性分析 | 第96-100页 |
·反应谱分析 | 第100-103页 |
·加速度反应谱的设计 | 第100页 |
·反应谱分析 | 第100-103页 |
·时程分析 | 第103-120页 |
·地震波的选用 | 第103-104页 |
·一致激励分析 | 第104-113页 |
·行波效应分析 | 第113-120页 |
·本章小结 | 第120-121页 |
第6章 结语 | 第121-124页 |
·结论 | 第121-122页 |
·展望 | 第122-124页 |
致谢 | 第124-125页 |
参考文献 | 第125-1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