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隧道渗漏水机理分析及治理对策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6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本文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14-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研究思路 | 第14-16页 |
第2章 公路隧道渗漏水病害现场调研与分析 | 第16-33页 |
·依托工程概况 | 第16-17页 |
·场地环境 | 第16页 |
·地形地貌 | 第16页 |
·气候条件 | 第16-17页 |
·水文地质 | 第17页 |
·隧址区工程地质 | 第17页 |
·公路隧道渗漏水检测方法 | 第17-19页 |
·公路隧道渗漏水检测技术 | 第17-19页 |
·重庆高速公路隧道渗漏水检测手段 | 第19页 |
·渗漏水病害调研 | 第19-24页 |
·渗漏水分类 | 第20-21页 |
·调研结果 | 第21-24页 |
·公路隧道渗漏水病害成因机理 | 第24-32页 |
·自然条件因素 | 第25-28页 |
·施工因素 | 第28-30页 |
·防排水工程设计、施工和维护因素 | 第30-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3章 营运期公路隧道不同防排水型式研究 | 第33-56页 |
·概述 | 第33-34页 |
·计算原理 | 第34-36页 |
·计算模型 | 第36页 |
·基本假设 | 第36-37页 |
·流-固耦合作用方式 | 第37页 |
·不同防排水型式的影响 | 第37-47页 |
·模型建立 | 第37-38页 |
·计算参数 | 第38-40页 |
·结果分析 | 第40-47页 |
·注浆圈施设对不同防排水型式的影响 | 第47-54页 |
·模型建立 | 第47-48页 |
·计算参数 | 第48页 |
·结果分析 | 第48-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4章 富水区公路隧道的特定病害模拟 | 第56-69页 |
·概述 | 第56页 |
·二次衬砌背后不同位置空洞 | 第56-61页 |
·模型建立 | 第56-57页 |
·计算参数 | 第57页 |
·结果分析 | 第57-61页 |
·不同位置排水管堵塞 | 第61-67页 |
·模型建立 | 第61-62页 |
·计算参数 | 第62页 |
·结果分析 | 第62-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5章 公路隧道渗漏水治理对策研究 | 第69-81页 |
·渗漏水治理原则 | 第69页 |
·渗漏水治理方案 | 第69-72页 |
·围岩的渗漏水治理 | 第70-71页 |
·衬砌的渗漏水治理 | 第71页 |
·细部结构的渗漏水治理 | 第71-72页 |
·排水设施损坏的治理 | 第72页 |
·典型渗漏水病害隧道的治理对策 | 第72-79页 |
·秀山隧道渗漏水病害情况 | 第73-75页 |
·秀山隧道渗漏水病害治理对策 | 第75-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结论与建议 | 第81-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