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一、 导论 | 第8-14页 |
(一)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8页 |
(二) 相关理论回顾与评述 | 第8-12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 比较分析的方法 | 第12页 |
2. 规范分析法 | 第12页 |
(四) 创新点和不足 | 第12-14页 |
1. 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2. 不足之处 | 第13-14页 |
二、 西方经济学企业边界理论及其演变 | 第14-25页 |
(一) 企业边界变动的动因 | 第14-16页 |
(二) 企业边界变动的内在机理 | 第16-20页 |
(三) 企业边界均衡的过程 | 第20-23页 |
(四) 小结 | 第23-25页 |
三、 马克思经济学的企业边界理论 | 第25-36页 |
(一) 企业边界变动动因——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 | 第25-26页 |
(二) 企业边界变动的内在机理——劳动生产率的内外比较 | 第26-31页 |
(三) 企业边界的均衡过程 | 第31-35页 |
(四) 小结 | 第35-36页 |
四、 马克思企业边界理论与西方企业边界理论的比较 | 第36-44页 |
(一) 研究方法的比较 | 第36-38页 |
(二) 企业边界变动原因的比较 | 第38-39页 |
(三) 企业边界变动内在机理的比较 | 第39-41页 |
(四) 企业边界均衡过程的比较 | 第41-43页 |
(五) 小结 | 第43-44页 |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后记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