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填方路基智能沉降预测及应用研究
|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 ·路基沉降的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 ·路基的沉降计算 | 第12-14页 |
| ·路基的沉降预估 | 第14-16页 |
| ·存在的问题 | 第16页 |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高填方路基的沉降特性 | 第18-26页 |
| ·地基的沉降机理 | 第18-20页 |
| ·路堤的沉降机理 | 第20-22页 |
| ·高填方路基的沉降规律分析 | 第22-25页 |
| ·影响因素 | 第22-23页 |
| ·沉降规律 | 第23-25页 |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 第三章 高填方路基的沉降观测及施工控制 | 第26-45页 |
| ·高填方路基的沉降观测 | 第26-31页 |
| ·沉降观测的目的与内容 | 第26-27页 |
| ·沉降观测方法 | 第27-29页 |
| ·青临高速公路十一合同段观测设计 | 第29-31页 |
| ·高填方路基的施工技术 | 第31-37页 |
| ·路基填筑体的施工工艺流程 | 第31页 |
| ·地基处理要求 | 第31-32页 |
| ·填料的选择与施工 | 第32-37页 |
| ·高填方路基的质量检测 | 第37-41页 |
| ·质量检测方法 | 第37-40页 |
| ·检测方法的应用 | 第40-41页 |
| ·青临高速十一合同段高填方路基的施工方案 | 第41-44页 |
| ·小结 | 第44-45页 |
| 第四章 路基沉降预测方法研究 | 第45-61页 |
| ·曲线拟合法 | 第45-53页 |
| ·双曲线法 | 第45-46页 |
| ·Asaoca法 | 第46-47页 |
| ·皮尔曲线法 | 第47-51页 |
| ·指数曲线拟合法 | 第51-53页 |
| ·灰色模型法 | 第53-56页 |
| ·灰色系统理论 | 第53-54页 |
| ·非等时距灰色预估模型 | 第54-56页 |
| ·地基参数反演法 | 第56-60页 |
| ·反演理论 | 第56-57页 |
| ·遗传算法的基本理论 | 第57-59页 |
| ·基于遗传算法的参数反演法 | 第59-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第五章 路堤施工期与工后沉降的数值模拟 | 第61-83页 |
| ·有限单元法的基本思想 | 第61-64页 |
| ·ANSYS软件 | 第64-65页 |
| ·高填路堤施工沉降数值模拟分析 | 第65-75页 |
| ·土的本构模型 | 第65-66页 |
| ·基本假定 | 第66-67页 |
| ·数值计算模型 | 第67-69页 |
| ·结果分析 | 第69-75页 |
| ·高填方路堤工后沉降数值模拟分析 | 第75-82页 |
| ·蠕变模型 | 第75-77页 |
| ·数值计算模型 | 第77-80页 |
| ·结果分析 | 第80-82页 |
|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 第六章 高填方路基沉降预测系统的应用研究 | 第83-92页 |
| ·工程概况 | 第83-84页 |
| ·工程应用 | 第84-91页 |
| ·数据的录入、查询与修改 | 第84-86页 |
| ·工程的沉降预测 | 第86-89页 |
| ·报表生成 | 第89-91页 |
|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2-95页 |
| ·结论 | 第92-93页 |
| ·展望 | 第93-95页 |
| 参考文献 | 第95-99页 |
| 致谢 | 第99-100页 |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