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诚信缺失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引言 | 第11-15页 |
·研究动因 | 第11页 |
·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2.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状 | 第15-25页 |
·学习方面的诚信缺失 | 第15-18页 |
·学术掺假,抄袭论文 | 第15-16页 |
·考试作弊,骗取成绩 | 第16-17页 |
·捏造事实,虚造奖励 | 第17-18页 |
·经济方面的诚信缺失 | 第18-20页 |
·拖欠贷款 | 第18-19页 |
·编造理由,骗取助学金 | 第19页 |
·日常小事缺失诚信 | 第19-20页 |
·求职方面的诚信缺失 | 第20-22页 |
·履历掺水,虚报材料 | 第21页 |
·不履合约,随意违背 | 第21-22页 |
·人际交往方面的诚信缺失 | 第22-25页 |
·人情淡漠,寡诚失信 | 第23页 |
·不负责任,玩弄感情 | 第23-24页 |
·虚假网络,迷失自己 | 第24-25页 |
3.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危害和特点 | 第25-30页 |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特点 | 第25-27页 |
·动机功利化 | 第25页 |
·表现的明确性 | 第25-26页 |
·理由的合理化 | 第26页 |
·良知的淡漠化 | 第26-27页 |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危害 | 第27-30页 |
·影响大学生成才 | 第27-28页 |
·影响大学的管理和名誉 | 第28页 |
·影响社会健康发展、国家繁荣 | 第28-30页 |
4.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 | 第30-48页 |
·外因 | 第30-42页 |
·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 | 第30-34页 |
·学校小环境的不利影响 | 第34-39页 |
·家庭环境中的影响 | 第39-42页 |
·内因 | 第42-48页 |
·庸俗价值观的错误影响 | 第43-45页 |
·不良道德的影响 | 第45-46页 |
·心理原因 | 第46-48页 |
5.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的解决对策 | 第48-59页 |
·外部环境的优化 | 第48-54页 |
·优化社会环境 | 第48-51页 |
·优化学校环境 | 第51-53页 |
·优化家庭环境 | 第53-54页 |
·内部环境的建设 | 第54-59页 |
·确立正确的人生观 | 第54-55页 |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 第55-56页 |
·提高诚信道德认识 | 第56-57页 |
·培养良好的诚信心理品质 | 第57-59页 |
结语 | 第59-60页 |
附录 | 第60-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