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公安工作论文--治安工作论文--公共秩序管理论文

和谐社会建设下群体性事件的防治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1. 引言第9-14页
   ·研究背景第9页
   ·研究意义第9-10页
   ·研究概述第10-12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2页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2-14页
2. 防治群体性事件是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第14-24页
   ·和谐社会概述第14-16页
   ·群体性事件概述第16-20页
     ·群体性事件的定义第16-17页
     ·群体性事件的分类第17-18页
     ·群体性事件的特征第18-20页
   ·群体性事件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影响第20-22页
     ·对经济方面的影响第20-21页
     ·对政治方面的影响第21页
     ·对社会方面的影响第21-22页
   ·防治群体性事件对于和谐社会建设的意义第22-24页
3. 近年来群体性事件的新特点第24-28页
   ·群体性事件的数量与规模不断扩大第24-25页
   ·群体性事件涉及的领域不断扩大第25页
   ·群体性事件参与主体的多样性第25-26页
   ·群体性事件的组织化越来越明显第26页
   ·群体性事件表现形式的对抗性增强第26-27页
   ·群体性事件处理难度越来越复杂第27-28页
4. 导致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第28-46页
   ·社会结构的变动第28-34页
     ·收入分配结构的变动第28-29页
     ·消费结构的变动第29-31页
     ·就业结构的变动第31-32页
     ·城乡结构的变动第32-33页
     ·区域结构的变动第33-34页
     ·组织结构的变动第34页
   ·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第34-41页
     ·社会矛盾第35-39页
     ·社会问题第39-41页
   ·社会心理第41-46页
     ·心理失衡第41-42页
     ·从众心理第42-43页
     ·去个性化心理第43-44页
     ·其他心理第44-46页
5. 群体性事件的防治措施第46-55页
   ·国家层面第46-50页
     ·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第46-47页
     ·完善利益机制第47-48页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第48-49页
     ·调整阶层结构第49页
     ·完善处置群体性事件的体系第49-50页
   ·干部层面第50-52页
     ·防止干部权力的扩张第50-51页
     ·防止腐败现象第51-52页
   ·公众层面第52-55页
     ·提高公众的心理承受能力第52页
     ·提高公众的素质第52-54页
     ·提高对群体性事件参与者的教育第54-55页
6. 结束语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第59-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主位推进理论的英语写作连贯性的实证研究
下一篇:大学生诚信缺失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