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高管薪酬体系研究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6页 |
·选题背景 | 第7-9页 |
·指标虚化考核不力 | 第7-8页 |
·管理无效激励失当 | 第8页 |
·脱离绩效盲目自定 | 第8-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促进高管薪酬的公平性 | 第9-10页 |
·促进高管薪酬的合理性 | 第10页 |
·促进高管薪酬的公正性 | 第10-11页 |
·论文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主要内容 | 第11-12页 |
·研究思路 | 第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高管薪酬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薪酬水平和结构研究 | 第12-13页 |
·薪酬战略和设计研究 | 第13-14页 |
·薪酬管理研究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构建高管薪酬体系的理论依据 | 第16-22页 |
·经济学的工资理论 | 第16-17页 |
·差别工资理论 | 第16-17页 |
·劳动价值理论 | 第17页 |
·边际生产率理论 | 第17页 |
·管理学的激励理论 | 第17-19页 |
·现代企业理论 | 第18页 |
·人力资本理论 | 第18-19页 |
·激励约束理论 | 第19页 |
·论文主要概念界定 | 第19-22页 |
·职工与高管 | 第20页 |
·工资与薪酬 | 第20-21页 |
·市场机制与计划机制 | 第21-22页 |
第三章 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基本构成 | 第22-29页 |
·基本年薪 | 第22-24页 |
·基本年薪的劳动报酬属性 | 第22-23页 |
·基本年薪的劳动力价值属性 | 第23-24页 |
·基本年薪的生产费用属性 | 第24页 |
·绩效年薪 | 第24-26页 |
·绩效年薪的物质激励属性 | 第24-25页 |
·绩效年薪的经济效益属性 | 第25-26页 |
·绩效年薪的利润分配属性 | 第26页 |
·长期激励 | 第26-29页 |
·长期激励的经营性 | 第27页 |
·长期激励的风险性 | 第27-28页 |
·长期激励的长期性 | 第28-29页 |
第四章 国有企业高管薪酬考核指标 | 第29-36页 |
·基本年薪考核指标 | 第29-31页 |
·履行社会责任指标 | 第29-30页 |
·劳动者报酬增长指标 | 第30页 |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指标 | 第30-31页 |
·绩效年薪考核指标 | 第31-33页 |
·管理能力提高指标 | 第31-32页 |
·生产技术创新指标 | 第32-33页 |
·产品市场拓展指标 | 第33页 |
·长期激励考核指标 | 第33-36页 |
·人才战略指标 | 第33-34页 |
·财务战略指标 | 第34页 |
·经营战略指标 | 第34-36页 |
第五章 国有企业高管薪酬方案设计 | 第36-43页 |
·确定考核标准的招标环节 | 第36-38页 |
·介绍企业基本情况 | 第36-37页 |
·应聘人员基本条件 | 第37页 |
·考核指标基本要求 | 第37-38页 |
·确定考核标准的投标环节 | 第38-40页 |
·阐述企业面临的困境以及应聘后的改进措施 | 第39页 |
·对非财务性指标的承诺要便于测评与考核 | 第39-40页 |
·分解指标并协调指标之间的勾稽关系 | 第40页 |
·企业高管换届的定标环节 | 第40-43页 |
·基本年薪制度 | 第41页 |
·绩效年薪制度 | 第41-42页 |
·长期激励制度 | 第42-43页 |
第六章 国有企业高管薪酬考核程序 | 第43-50页 |
·考核人员及机构的确定 | 第43-45页 |
·考核机构的临时属性 | 第43-44页 |
·考核人员的合理组成 | 第44页 |
·考核工作的基本规则 | 第44-45页 |
·相关信息的收集 | 第45-47页 |
·信息的相关性 | 第45-46页 |
·信息的真实性 | 第46页 |
·信息的充分性 | 第46-47页 |
·高管薪酬的计算 | 第47-50页 |
·基本年薪的计算 | 第48页 |
·绩效年薪的计算 | 第48-49页 |
·长期激励的计算 | 第49-50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后续研究展望 | 第50-52页 |
·主要结论 | 第50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50页 |
·后续研究展望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