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1. 绪论第10-16页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0-12页
     ·国内外研究状况第12-14页
       ·国外研究状况第12-13页
       ·国内研究状况第13-14页
     ·主要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4-16页
       ·文献资料法第14页
       ·调查研究法第14-15页
       ·对比研究法第15页
     ·描述性研究法第15-16页
2.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概述第16-25页
     ·新媒体概述第16-21页
       ·新媒体的内涵第16-17页
       ·“第四媒体”和“第五媒体”第17-19页
     ·新媒体的特征第19-21页
         ·网络媒体的特征第19-20页
         ·手机媒体的特征第20-21页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概述第21-25页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第21-22页
     ·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及时代特征第22-25页
3. 大学生运用新媒体状况的调查与分析第25-30页
     ·新媒体在大学生中已得到全面普及第25-26页
     ·多数大学生具有一定的媒体素养第26-27页
     ·多数大学生能够客观认识新媒体的利弊第27-28页
     ·部分在校大学生对新媒体产生一定心理依赖第28-29页
     ·多数大学生愿意接受新媒体传播主流价值观念第29-30页
4.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和机遇第30-36页
     ·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受到挑战第30-33页
       ·思想政治教育的媒体环境愈发复杂第30-31页
       ·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素质严重不足第31-32页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亟待改进第32页
       ·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越来越少第32-33页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迎来新的机遇第33-36页
       ·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更广阔第33-34页
       ·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更灵活第34页
       ·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更强第34-35页
       ·有利于开展大学生自我教育第35-36页
5. 新媒体环境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第36-53页
   ·从教育对象着眼,全面提高当代大学生科学运用新媒体的素质第36-40页
       ·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第36-37页
       ·情趣健康的传媒道德第37-39页
       ·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第39-40页
     ·从施教主体着手,加快培养有新媒体素养的高校思政教育队伍第40-44页
       ·构建适应新媒体环境的思政教育队伍第40-41页
       ·提升新媒体环境下思政教育队伍素质第41-42页
       ·探索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第42-44页
     ·从教育载体着力,主动占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媒体阵地第44-49页
     ·.创新“网站”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44页
       ·利用“微博”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44-45页
       ·利用“IM”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45-46页
       ·利用“SNS”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46-47页
       ·综合利用“手机媒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47-49页
     ·适应新媒体环境,积极探索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机制第49-53页
       ·联动机制第50页
       ·疏导机制第50-51页
       ·防控机制第51页
       ·保障机制第51-52页
       ·评价机制第52-53页
6. 结束语第53-55页
大学生运用新媒体情况调查问卷第55-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第61-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校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人全面发展的研究
下一篇:山西省贫困地区中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