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COLs基因的克隆与时空表达分析
| 致谢 | 第1-6页 |
| 摘要 | 第6-7页 |
| 1 文献综述 | 第7-15页 |
| ·CO 基因的发现及特征 | 第7页 |
| ·CO 在光周期途径中的地位 | 第7-12页 |
| ·拟南芥开花调控途径 | 第7-11页 |
| ·CO 在模式生物拟南芥与水稻中的功能异同 | 第11-12页 |
| ·拟南芥CO 家族基因 | 第12-13页 |
| ·其他植物中的CO 基因 | 第13-15页 |
| 2 引言 | 第15页 |
| 3 材料和方法 | 第15-24页 |
| ·实验材料 | 第15页 |
| ·实验方法 | 第15-24页 |
| ·材料种植与样品采集 | 第15-17页 |
| ·DNA 提取 | 第17-18页 |
| ·RNA 提取和纯化 | 第18页 |
| ·反转录cDNA | 第18-19页 |
| ·目的基因的克隆 | 第19-21页 |
| ·大肠杆菌感受态的制备、转化及鉴定 | 第21-22页 |
| ·农杆菌感受态的制备和转化 | 第22-23页 |
| ·拟南芥的转化 | 第23-24页 |
| ·开花表型分析 | 第24页 |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4-39页 |
| ·大豆GmCOLs 部分基因的克隆 | 第24-28页 |
| ·大豆GmCOLs 的预测 | 第24-28页 |
| ·大豆 GmCOLs 家族部分基因的克隆 | 第28页 |
| ·大豆GmCOLs 的亲缘关系分析 | 第28-30页 |
| ·大豆部分GmCOLs mRNA 表达水平分析 | 第30-38页 |
| ·GmCOLs 特异性表达分析 | 第30-34页 |
| ·GmCOLs 生物节律钟表达分析 | 第34-38页 |
| ·拟南芥转化植株表型分析 | 第38-39页 |
| 5 结论与讨论 | 第39-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9页 |
| ABSTRACT | 第49-51页 |
| 附录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