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绪论 | 第9-21页 |
(一) 问题提出 | 第9-10页 |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1.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三) 概念界定 | 第11-12页 |
(四) 文献综述 | 第12-18页 |
1. 国内部分 | 第12-15页 |
2. 国外部分 | 第15-17页 |
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7-18页 |
(五)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8-21页 |
1.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一、独立前纳米比亚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发展概况 | 第21-30页 |
(一) 国家简介 | 第21-24页 |
1. 纳米比亚概况 | 第21-22页 |
2. 纳米比亚简史 | 第22页 |
3. 教育简介 | 第22-24页 |
(二) 纳米比亚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萌芽 | 第24-25页 |
(三) 德国统治时期纳米比亚职业教育与培训概况(1844—1915年) | 第25-27页 |
1. 白人子女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概况 | 第26页 |
2. 非白人子女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概况 | 第26-27页 |
(四) 南非统治时期纳米比亚职业教育与培训概况(1915—1989年) | 第27-30页 |
1. 白人子女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概况 | 第27-28页 |
2. 非白人子女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概况 | 第28-30页 |
二、独立后纳米比亚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第一次改革(1994—2005年) | 第30-42页 |
(一) 第一次职业教育与培训改革的背景 | 第30-31页 |
(二) 第一次职业教育与培训改革的具体实践 | 第31-37页 |
1. 颁布《职业培训法案》 | 第31页 |
2. 制定发展规划,开展培训项目 | 第31-33页 |
3. 在普通教育中加入职业教育课程 | 第33-35页 |
4. 建立特殊学校满足特殊群体的需求 | 第35-37页 |
(三) 第一次职业教育与培训改革的成效 | 第37-39页 |
1. 入学人数增加 | 第37-38页 |
2. 建立了完善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 | 第38-39页 |
(四) 第一次职业教育与培训改革存在的问题 | 第39-42页 |
1. 职业技能测试的通过率较低 | 第39-40页 |
2. 毕业生不适合劳动力市场的需要 | 第40页 |
3. 管理体系混乱 | 第40-42页 |
三、纳米比亚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第二次改革(2006年至今) | 第42-56页 |
(一) 第二次职业教育与培训改革的背景 | 第42-43页 |
(二) 第二次职业教育与培训改革的具体实践 | 第43-52页 |
1. 制定和实施教育与培训部门发展规划 | 第43-48页 |
2. 颁布《职业教育与培训法案》 | 第48-52页 |
(三) 第二次职业教育与培训改革的成效 | 第52-53页 |
1. 建立了独立高效的管理机构 | 第52页 |
2. 制定并实施了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 | 第52-53页 |
(四) 第二次职业教育与培训改革存在的问题 | 第53-56页 |
1. 缺少良好的合作机制 | 第53-54页 |
2. 改革还不够深入 | 第54-56页 |
四、纳米比亚职业教育与培训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 第56-59页 |
(一) 职业教育改革是一项系统长期的工程 | 第56-57页 |
(二) 职业教育改革需要科学合理的规划 | 第57页 |
(三) 职业教育改革需要行业企业的积极参与 | 第57-58页 |
(四) 职业教育改革需要注重社会公平 | 第58-59页 |
结语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附录 | 第66-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