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系统效能评估与仿真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8-9页 |
·武器系统效能评估的意义 | 第8页 |
·自行火炮武器系统效能评估的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自行火炮系统概况 | 第11-12页 |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2-13页 |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3-14页 |
2 自行火炮系统效能和评估指标体系 | 第14-22页 |
·系统效能的定义及分类 | 第14-15页 |
·系统效能的定义 | 第14页 |
·系统效能的分类 | 第14-15页 |
·效能准则及效能指标选取原则 | 第15-16页 |
·效能的评估 | 第16-17页 |
·效能评估的目的 | 第16页 |
·评估的相关概念 | 第16-17页 |
·自行火炮系统效能评估指标的建立 | 第17-20页 |
·自行火炮系统指标简述 | 第17页 |
·指标体系建立过程 | 第17-20页 |
·自行火炮指标体系 | 第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2页 |
3 基于灰色分析的自行火炮系统效能的评估方法研究 | 第22-30页 |
·灰数的相关介绍 | 第22-23页 |
·灰数的定义 | 第22页 |
·白化权函数 | 第22-23页 |
·灰度 | 第23页 |
·基于中心点三角白化权函数算法的改进 | 第23-29页 |
·中心点三角白化权函数 | 第23-25页 |
·中心点白化权函数的具体步骤 | 第24-25页 |
·中心点白化权函数的优点 | 第25页 |
·中心点白化权函数的不足 | 第25-26页 |
·改进的中心点白化权函数 | 第26-28页 |
·实例 | 第28-29页 |
·效能评估总流程 | 第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4.一类判断信息残缺的群组层次分析方法研究 | 第30-42页 |
·层次分析法简介 | 第30页 |
·层次分析法步骤 | 第30-33页 |
·信息残缺的判断矩阵研究 | 第33-38页 |
·信息残缺的一种情况 | 第33-38页 |
·筛选法的提出 | 第33-34页 |
·筛选法的步骤 | 第34页 |
·实例 | 第34-38页 |
·筛选法总结 | 第38页 |
·群组层次分析法 | 第38-40页 |
·群组层次分析法的提出 | 第38-39页 |
·群组判断矩阵的两种基本方法 | 第39-40页 |
·其它方法 | 第40页 |
·定权的步骤 | 第40-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5 自行火炮综合效能评估 | 第42-60页 |
·评估对象说明 | 第42-43页 |
·英国造AS-90 | 第42页 |
·德国PzH2000 | 第42页 |
·美国造M109A6 | 第42页 |
·国产PLZ45-155mm | 第42-43页 |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43-48页 |
·指标体系各层判断矩阵的确定 | 第43-45页 |
·指标体系权重计算 | 第45-48页 |
·效能值的计算 | 第48-59页 |
·采用改进的中心点白化权函数进行评估 | 第50-58页 |
·评估结果分析 | 第58-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0-62页 |
·论文总结 | 第60页 |
·进一步工作的展望 | 第60-62页 |
附录A | 第62-66页 |
附录B | 第66-70页 |
附录C | 第70-74页 |
附录D | 第74-78页 |
致谢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