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导论 | 第11-27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11-15页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第15-18页 |
三、相关研究综述 | 第18-22页 |
四、研究意义 | 第22-24页 |
五、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 | 第24-27页 |
第一章 高中课程改革策略的理论基础 | 第27-49页 |
一、高中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 第27-31页 |
(一) 高中课程改革凸显学生个性与全面发展的双重性 | 第27-28页 |
(二) 高中课程改革强调科学与人文的整合性 | 第28页 |
(三) 高中课程改革关注学生生活的实践性 | 第28-30页 |
(四) 高中课程改革力求体现教育的多元性 | 第30-31页 |
二、高中课程改革策略的实施机制 | 第31-36页 |
(一) 决策主体是高中课程改革的引擎 | 第31-32页 |
(二) 实践主体是高中课程改革的桥梁 | 第32-34页 |
(三) 利益主体是高中课程改革的动力 | 第34-35页 |
(四) 主体间的和谐一致是高中课程改革的保障 | 第35-36页 |
三、高中课程改革策略的实施举措 | 第36-41页 |
(一) 确定高中课程改革的目标 | 第36-37页 |
(二) 选择高中课程改革的路径 | 第37-38页 |
(三) 进行高中课程改革试验 | 第38页 |
(四) 根据课程评价调整课程实施措施 | 第38-41页 |
四、高中课程改革策略的成效评价 | 第41-49页 |
(一) 课程改革策略成效评价的基本取向 | 第41-42页 |
(二) 转变课程评价的功能 | 第42-43页 |
(三) 确立课程评价的多元标准 | 第43-44页 |
(四) 选择课程改革成效评价的内容 | 第44-45页 |
(五) 改善课程评价的方法 | 第45-47页 |
(六) 合理利用课程评价的结果 | 第47-49页 |
第二章 高中课程改革策略的国际比较 | 第49-79页 |
一、美国高中课程改革策略 | 第49-58页 |
(一) 美国高中课程改革策略的理念 | 第49-53页 |
(二) 美国高中课程改革策略的实施 | 第53-57页 |
(三) 美国高中课程改革策略的成效评价 | 第57-58页 |
二、日本高中课程改革策略 | 第58-65页 |
(一) 日本高中课程改革策略的理念 | 第59-61页 |
(二) 日本高中课程改革策略的实施 | 第61-63页 |
(三) 日本高中课程改革策略的成效评价 | 第63-65页 |
三、印度高中课程改革策略 | 第65-72页 |
四、国外高中课程改革策略的主要经验 | 第72-79页 |
(一) 强调高中课程改革的分类指导 | 第72-74页 |
(二) 强化公平基础上的卓越理念 | 第74-75页 |
(三) 推动课程管理机制的变革完善 | 第75-76页 |
(四) 确定课程建设是改革策略的基石 | 第76-77页 |
(五) 注重课程评价的过程性 | 第77-79页 |
第三章 高中课程改革策略的区域比较 | 第79-89页 |
一、四省高中课程改革策略的理念 | 第79页 |
二、四省高中课程改革策略的机制 | 第79-80页 |
(一) 建立政府主导的行政推动机制 | 第79-80页 |
(二) 建立专家引领的科研促进机制 | 第80页 |
(三) 建立样本示范的改革实验机制 | 第80页 |
三、四省高中课程改革策略的实施举措 | 第80-82页 |
(一) 提升课程改革队伍的基本素养 | 第80-81页 |
(二) 抓好学校的课程实施和教学管理 | 第81页 |
(三) 完善学校制度建设,扩充课程资源 | 第81-82页 |
(四) 落实综合评价,加快改革进展 | 第82页 |
四、四省高中课程改革策略的成效评价 | 第82-84页 |
(一) 课程改革理念逐步转变 | 第82页 |
(二) 以学分制为核心的课程管理制度建立 | 第82-83页 |
(三) 模块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迅速推广 | 第83页 |
(四) 学校课程领导力提升 | 第83-84页 |
(五) 监控体系与评价指标初步建立 | 第84页 |
五、四省高中课程改革策略的主要经验 | 第84-89页 |
(一) 高中课程改革策略融入民主观念 | 第85页 |
(二) 通过样本校策略积极稳妥推进课程改革 | 第85-86页 |
(三) 通过科研引领提升课程改革的水平 | 第86页 |
(四) 通过校本特色丰富课程改革的内涵 | 第86页 |
(五) 重视高中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之间的协调 | 第86-87页 |
(六) 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 | 第87页 |
(七) 强化高中课程改革中的校长培训 | 第87-89页 |
第四章 贵州省高中课程改革的基本情况 | 第89-117页 |
一、贵州省高中课程改革情况的现状调查 | 第89-111页 |
(一) 调查的基本情况 | 第89-91页 |
(二) 调查结果的描述性分析 | 第91-111页 |
二、贵州省高中课程改革面临困境的原因分析 | 第111-117页 |
(一) 培训滞后,课程改革执行力不足 | 第112页 |
(二) 办学条件及师资力量薄弱,课程改革实施困难 | 第112页 |
(三) 课程资源系统化程度低影响课程改革的成效 | 第112-114页 |
(四) 课程管理机制不活制约课程改革的真正实施 | 第114-115页 |
(五) 高中课程改革与教学评估之间不协调影响课程改革的方向 | 第115-117页 |
第五章 贵州省高中课程改革策略的路径选择 | 第117-139页 |
一、区域高中课程实施面临的挑战 | 第117-120页 |
(一) 高中课程改革的中央统一性与地方多样性如何一致 | 第117-118页 |
(二) 高中课程改革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多样性如何满足 | 第118-119页 |
(三) 高中课程改革策略的路径如何选择 | 第119-120页 |
二、贵州省高中课程改革策略的选择 | 第120-135页 |
(一) 实施高中课程改革中央政策与贵州实际的有机结合 | 第121-124页 |
(二) 建立系统化的高中课程改革制度 | 第124-128页 |
(三) 构建完整科学的高中课程结构 | 第128-130页 |
(四) 发挥高中课程改革队伍的基础性作用 | 第130-133页 |
(五) 保障高中课程改革充裕的经费投入 | 第133页 |
(六) 实施多元化的高中课程改革评价 | 第133-135页 |
三、启示 | 第135-139页 |
参考文献 | 第139-147页 |
附件 | 第147-157页 |
后记 | 第157-159页 |
在学期间科研情况 | 第1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