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经济理论和方法论文

企业社会责任绩效评价研究--以伊利集团为例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6页
   ·论文选题的背景与意义第9页
     ·选题的背景第9页
     ·选题的意义第9页
   ·国内外本课题的研究现状第9-14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9-12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4页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第14-15页
   ·本文的创新之处第15-16页
第二章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分析第16-24页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依据第16-17页
     ·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学依据第16页
     ·企业社会责任的社会学依据第16-17页
   ·利益相关者理论第17-20页
     ·利益相关者的概念第17页
     ·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第17-20页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企业社会责任解析第20-24页
     ·对股东的责任第20-21页
     ·对员工的责任第21-22页
     ·对消费者的责任第22页
     ·对供应商的责任第22-23页
     ·对债权人的责任第23页
     ·对生态环境的责任第23页
     ·对政府的责任第23-24页
第三章 企业社会绩效评价体系研究第24-41页
   ·“三位一体”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的提出第24-25页
   ·“三位一体”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指标设置的基本参照第25-31页
     ·GRI 报告指标体系第25-26页
     ·道一琼斯社会责任指数指标体系第26-28页
     ·KLD 社会指数体系第28-30页
     ·“国际社会责任”及其SA8000 标准第30-31页
   ·“三位一体”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指标的设置第31-36页
     ·评价体系指标的设置原则第31-32页
     ·绩效评价要处理好的几组关系第32-33页
     ·“三位一体”评价体系指标内容第33-36页
   ·“三位一体”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权重的设置方法第36-41页
     ·权重设置的指导思想第36-37页
     ·目前常用权重设置方法的不足第37-38页
     ·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第38-41页
第四章 企业社会责任绩效评价实证研究第41-50页
   ·案例企业概况第41-43页
   ·伊利集团企业社会责任绩效评价第43-48页
     ·数据来源第43-44页
     ·指标设计与变量选取第44-45页
     ·层次分析法赋权及评价第45-48页
   ·对企业的一些建议第48-50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50-51页
   ·结论第50页
   ·展望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致谢第54-55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5-56页
附录:专家权重问卷调查表第56-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特征值后处理问题
下一篇:非线性共轭梯度法及其收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