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S | 第11-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2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4-15页 |
·文献综述 | 第15-19页 |
·关于教育管理和教育管理制度内涵的界定 | 第15-17页 |
·关于唐代教育管理制度的研究 | 第17-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 第20-22页 |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0-21页 |
·研究的难点 | 第21-22页 |
第2章 唐代中央政府主导下的教育管理制度 | 第22-50页 |
·唐代教育管理制度的形成 | 第22-26页 |
·唐高祖时期教育管理制度的初创 | 第22-23页 |
·唐太宗时期教育管理制度的健全 | 第23-24页 |
·高宗至中宗年间的反复与调整 | 第24-25页 |
·玄宗时期教育管理制度的成熟和完善 | 第25-26页 |
·唐代中央政府主导下的教育管理制度的内容 | 第26-50页 |
·教育管理的目标 | 第26-28页 |
·教育管理的机构 | 第28-32页 |
·国家教育体系 | 第32-38页 |
·教育管理官员的管理制度 | 第38-42页 |
·教育经费的管理制度 | 第42-45页 |
·教育管理的相关政策 | 第45-50页 |
第3章 唐代教育管理制度评价 | 第50-60页 |
·唐代教育管理制度的积极意义 | 第50-55页 |
·国家文教政策稳定而开放 | 第50-51页 |
·教育行政管理机构渐趋完善 | 第51-52页 |
·道德教育长足发展 | 第52-53页 |
·国家教育体系日益完整 | 第53-54页 |
·教育管理方式多样化 | 第54-55页 |
·唐代教育管理制度的弊端 | 第55-60页 |
·科举与教育的关系本末倒置 | 第55-57页 |
·教育管理政策的延续性偏弱 | 第57-58页 |
·教育管理等级制色彩浓厚 | 第58-59页 |
·对地方基层教育扶持力度不够 | 第59-60页 |
第4章 唐代教育管理制度的启示 | 第60-71页 |
·我国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第60-63页 |
·教育管理中职能定位不清晰,"缺位"与"越位"现象并存 | 第60-61页 |
·政府对不同层级教育的投资模式不合理 | 第61-62页 |
·教育发展不协调,政府对职业教育发展重视程度不够 | 第62-63页 |
·教育管理与协调的行为指向不一致,削弱了调控效果 | 第63页 |
·借鉴唐代经验优化当代中国教育管理 | 第63-71页 |
·进一步明确政府教育管理理念 | 第64-65页 |
·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教育资源供给 | 第65-66页 |
·优化政府对不同层级教育的投资方式 | 第66-67页 |
·重视和强化对职业教育的管理 | 第67-69页 |
·协调教育管理过程中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 第69-71页 |
结语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谢辞 | 第76-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77-78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