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冶金工业论文--冶金技术论文--粉末冶金(金属陶瓷工艺)论文--粉末成型、烧结及后处理论文

放电等离子烧结Ni3Al及其复合材料的高温压缩与抗氧化性能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6页
第1章 绪论第16-42页
   ·选题意义第16-17页
   ·Ni_3Al及其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第17-21页
     ·Ni_3Al的研究概况第19-20页
     ·Ni_3Al基复合材料的研究概况第20-21页
   ·Ni_3Al复合材料的主要制备方法第21-34页
     ·压铸法第21-22页
     ·反应熔铸法第22页
     ·反应烧结和反应热等静压法第22-23页
     ·反应熔渗法第23页
     ·自蔓延高温合成法第23-25页
     ·喷射成形法第25页
     ·扩散结合法第25-26页
     ·热压和热等静压法第26页
     ·机械合金化第26-29页
     ·放电等离子烧结第29-34页
   ·Ni_3Al及其复合材料的性能第34-40页
     ·Ni_3Al及其复合材料的超塑性第34-37页
     ·Ni_3Al及其复合材料压缩性能第37-38页
     ·Ni_3Al及其复合材料的抗氧化性能第38-40页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40-42页
第2章 试验材料与试验方法第42-48页
   ·试验材料第42页
   ·材料的制备第42-43页
     ·机械合金化第42-43页
     ·放电等离子烧结第43页
   ·材料性能测试方法第43-46页
     ·致密度的测试第43-44页
     ·硬度的测试第44页
     ·室温三点弯曲强度第44页
     ·断裂韧性第44-45页
     ·压缩试验第45页
     ·抗氧化性能测试第45-46页
     ·差热分析第46页
   ·微观组织分析第46-48页
     ·扫描电镜组织观察第46页
     ·透射电镜组织观察第46-48页
第3章 复合粉末的机械合金化制备工艺第48-63页
   ·引言第48-49页
   ·Ni-Al系粉末的机械合金化第49-53页
     ·Ni-Al系粉末形貌的变化第49-51页
     ·Ni-Al系粉末组成的变化第51-52页
     ·Ni-Al系粉末的热分析第52-53页
   ·IC系粉末的机械合金化第53-61页
     ·IC系粉末形貌的变化第53-56页
     ·IC系粉末组成的变化第56-58页
     ·IC系粉末的热分析第58-60页
     ·分析与讨论第60-61页
   ·本章小结第61-63页
第4章 Ni_3Al及其复合材料的组织性能第63-85页
   ·引言第63-64页
   ·Ni_3Al及其复合材料的SPS烧结第64-73页
     ·烧结制度第64页
     ·烧结致密化第64-68页
     ·烧结体的物相与晶粒第68-71页
     ·烧结机理第71-73页
   ·烧结体的组织结构第73-77页
   ·力学性能第77-80页
     ·弯曲性能第77-79页
     ·断裂韧性第79-80页
     ·硬度第80页
   ·强化机制第80-84页
     ·细晶强化第80-81页
     ·第二相强化第81-82页
     ·应力强化第82-84页
   ·本章小结第84-85页
第5章 Ni_3Al及其复合材料的高温压缩性能第85-99页
   ·引言第85页
   ·复合材料压缩应力-应变分析第85-95页
     ·温度对复合材料压缩变形的影响第85-88页
     ·应变速率对复合材料压缩变形的影响第88-89页
     ·烧结温度对复合材料压缩变形的影响第89-91页
     ·压缩变形常数求解第91-93页
     ·韧脆转变温度第93-95页
   ·复合材料高温压缩变形后的微观组织第95-97页
   ·本章小结第97-99页
第6章 Ni_3Al及其复合材料的抗氧化性能第99-128页
   ·引言第99-100页
   ·氧化动力学曲线第100-104页
     ·恒温氧化动力学曲线第100-103页
     ·循环氧化动力学曲线第103-104页
   ·氧化产物及其表面形貌第104-114页
     ·Ni_3Al表面氧化膜第105-107页
     ·(TiB_2 +TiC)/Ni_3Al表面氧化膜第107-114页
   ·氧化层的组成第114-117页
     ·Ni_3Al的氧化层组成第114-115页
     ·(TiB_2 +TiC)/Ni_3Al的氧化层组成第115-117页
   ·Ni_3Al高温氧化机理第117-121页
     ·热力学分析第117-118页
     ·氧化动力学分析第118-121页
   ·(TiB_2 +TiC)Ni_3Al高温氧化机理第121-126页
     ·氧化热力学第121-122页
     ·TiO 2 (B)的稳定性第122-124页
     ·陶瓷颗粒对材料氧化性能的影响第124-125页
     ·烧结温度的影响第125-126页
   ·本章小结第126-128页
结论第128-130页
参考文献第130-143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43-144页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两项第144-146页
致谢第146-147页
个人简历第147页

论文共1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线性离散哈密顿系统谱理论
下一篇:列车脱轨分析理论与控制脱轨的桥梁横向刚度限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