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涡流检测的正向问题研究及检测系统的通信设计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7-14页 |
·引言 | 第7-8页 |
·涡流检测技术发展历史和趋势 | 第8-12页 |
·涡流检测技术的发展历史 | 第8-9页 |
·涡流检测理论研究方法现状 | 第9-10页 |
·涡流检测技术发展趋势和方向 | 第10-12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总体框架 | 第12-14页 |
·课题的提出 | 第12-13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涡流检测理论基础 | 第14-23页 |
·引言 | 第14页 |
·涡流阻抗分析法 | 第14-18页 |
·涡流阻抗分析法 | 第14-16页 |
·阻抗平面图分析 | 第16-17页 |
·影响探头阻抗变化的几个重要因素 | 第17-18页 |
·基于场量的分析方法 | 第18-20页 |
·场量分析和阻抗分析的关系 | 第20-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导电结构厚度涡流检测探头提离影响分析 | 第23-38页 |
·引言 | 第23页 |
·时谐电磁场方程 | 第23-28页 |
·时谐电磁场 MAXWELL方程组 | 第23-24页 |
·时谐电磁场矢量磁位的引入 | 第24-26页 |
·轴对称时谐场的性质 | 第26-27页 |
·轴对称时谐场的矢量磁位边值问题 | 第27-28页 |
·通电圆环线圈的矢量磁位及阻抗模型的导出 | 第28-32页 |
·通电圆环线圈的矢量磁位 | 第28-30页 |
·通电空心圆柱线圈阻抗模型 | 第30-32页 |
·探头阻抗变化数学模型的分析与实验验证 | 第32-36页 |
·阻抗模型的阻抗规范化 | 第33页 |
·单层板检测仿真计算 | 第33-34页 |
·单层板检测仿真结果分析 | 第34页 |
·实验检测的结果及分析 | 第34-36页 |
·提离效应的抑制方法 | 第36-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导电结构缺陷的电磁场有限元仿真及分析 | 第38-54页 |
·引言 | 第38-39页 |
·有限元法介绍 | 第39-40页 |
·有限元网格自适应剖分方法 | 第40-43页 |
·MAXWELL 3D涡流场求解过程及原理 | 第43-44页 |
·涡流求解方法的导出 | 第44-45页 |
·直接求解磁场方法的导出 | 第44页 |
·磁标势方法的导出 | 第44-45页 |
·涡流检测探头场量分布仿真分析 | 第45-53页 |
·探头中磁感应强度的变化分布规律 | 第45-48页 |
·检测探头内的场量变化与缺陷关系仿真分析 | 第48-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涡流检测系统中通信和数据库设计 | 第54-63页 |
·引言 | 第54-55页 |
·串行通信协议的制定 | 第55-57页 |
·通信数据类型 | 第55-56页 |
·串行通信协议的制定 | 第56-57页 |
·串行通信的程序流程 | 第57-59页 |
·数据帧的识别 | 第57-58页 |
·数据分类处理流程 | 第58-59页 |
·LabVIEW串口通信程序设计 | 第59-60页 |
·LabVIEW中的串行通信过程以及所用模块介绍 | 第59页 |
·串行通信数据帧判断逻辑和数据校验方法的程序实现 | 第59-60页 |
·串行通信数据库 | 第60-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0页 |
个人简历 | 第70-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工作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