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死刑复核程序的完善--以夏俊峰案为切入点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序言 | 第8-9页 |
一、夏俊峰死刑复核案案情简介 | 第9-10页 |
二、夏俊峰死刑复核案案件评述 | 第10-16页 |
(一) 死刑复核程序的性质不明 | 第10-11页 |
(二) 审判组织的形式和活动原则缺乏慎重性 | 第11页 |
(三) 死刑复核审理范围和方式不合理 | 第11-14页 |
1. 死刑复核的审理范围 | 第11-13页 |
2. 死刑复核的审理方式 | 第13-14页 |
(四) 死刑复核程序的参与性不足 | 第14-15页 |
(五) 死刑复核程序审限规定阙如 | 第15-16页 |
三、死刑复核程序的完善建议 | 第16-21页 |
(一) 学界改革死刑复核程序的观点聚讼 | 第16-18页 |
1. 废除死刑复核制度,建立死刑案件三审终审制度 | 第16-17页 |
2. 保留死刑复核程序,对其进行诉讼化改造 | 第17-18页 |
3. 保留死刑复核程序,同时设置听证或听审程序 | 第18页 |
(二) 完善死刑复核程序的具体设想 | 第18-21页 |
1. 明确死刑复核程序的诉讼性质 | 第19页 |
2. 审慎规定审判组织的形式和活动原则 | 第19页 |
3.合理规定死刑复核程序的审理范围和方式 | 第19-20页 |
4. 保障死刑复核案件的各方参与权 | 第20页 |
5. 确定死刑复核程序的审判期限 | 第20-21页 |
结语 | 第2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22-24页 |
致谢 | 第24-2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