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理论论文--建筑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论文

人工地形建筑--人工地形生成原理分析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1章 引言第8-11页
第2章 当代“地形建筑”议题第11-20页
   ·地形建筑概念引入第11-12页
   ·与地形建筑相关的讨论第12-18页
     ·“建构”第13-14页
     ·“褶子”第14-15页
     ·“变形建筑”第15-18页
   ·地形建筑的误区第18-20页
     ·形式逻辑的缺失第18页
     ·止于地形现象的手法分类第18-20页
第3章 人工地形的生成原理第20-99页
   ·“返还自然”的朴素地形原理第21-34页
     ·自然原型的提取第21-26页
     ·操作地表的策略第26-30页
     ·举例:埃米利奥?阿巴斯的设计第30-34页
   ·动态地貌的抽象图解原理第34-48页
     ·关于Earth Moves 一书第34页
     ·地形剖面图像在城市中的意义第34-37页
     ·建筑框架的组成和运动第37-40页
     ·举例:动态地貌原理生成的设计第40-48页
   ·拓扑几何学原理第48-61页
     ·与建筑学相关的拓扑几何范畴第48-49页
     ·拓扑曲面的形式结构第49-51页
     ·拓扑网格的空间转换第51-55页
     ·拓扑网格叠加:埃森曼的编码地形第55-61页
   ·“环带”的连续地形原理第61-72页
     ·顺序环带第61-66页
     ·扭曲环带第66-72页
   ·折纸中的地形原理第72-85页
     ·Paul Virilio 的倾斜平面第72-74页
     ·关于Folding architecture 一书第74-80页
     ·折叠与展开实验第80-82页
     ·举例:折纸建筑第82-85页
   ·行为学原理第85-99页
     ·行为化的空间特征第85-90页
     ·行为化的空间模型研究第90-91页
     ·举例:行为学作用下的人工地形第91-99页
第4章 人工地形的特征比较第99-112页
   ·“消解建筑”——城市视角的地形学特征第99-103页
     ·图底/非图底第99-101页
     ·不定形第101-103页
   ·“连续转换”——建筑视角的地形学特征第103-112页
     ·水平性第103-105页
     ·拼贴/镶嵌第105-106页
     ·阈限转换第106-112页
第5章 结语第112-115页
   ·人工地形的启发第112-113页
   ·研究的继续第113-115页
     ·计算机辅助研究方法第113-114页
     ·对形式逻辑的再思考第114-115页
参考文献第115-117页
致谢第117-118页
附录A 图片索引第118-124页
附录B 2010 年上海世博会世界博览馆建筑设计第124-143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43页

论文共1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N-Scaled Sierpinski地毯格上的定向渗流
下一篇: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