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股东出资瑕疵及其表现形态 | 第11-17页 |
第一节 股东出资瑕疵的内涵 | 第11-12页 |
一、股东出资瑕疵的概念 | 第11-12页 |
二、股东出资瑕疵的特点 | 第12页 |
第二节 股东出资瑕疵的表现形态 | 第12-14页 |
第三节 股东出资瑕疵的内在原因 | 第14-17页 |
一、资产控制的监管问题 | 第15页 |
二、最低资本额的强制性规定缺乏实际意义 | 第15页 |
三、出资形式单一化 | 第15-16页 |
四、缺乏严格的实物出资登记制度 | 第16-17页 |
第二章 股东出资瑕疵的理论探析 | 第17-23页 |
第一节 股东出资与资本制度 | 第17-20页 |
一、资本的法律定义 | 第17-18页 |
二、三大公司资本制度的比较 | 第18-19页 |
三、股东出资形式比较 | 第19页 |
四、出资责任比较研究 | 第19-20页 |
第二节 资本三原则对股东出资的规制 | 第20-21页 |
一、资本确定原则 | 第20页 |
二、资本维持原则 | 第20-21页 |
三、资本不变原则 | 第21页 |
第三节 出资制度的立法目的与对出资瑕疵的法律态度 | 第21-23页 |
第三章 股东出资瑕疵的法律价值判断 | 第23-31页 |
第一节 出资瑕疵的股东资格判断 | 第23-25页 |
一、取得股东资格的先决条件 | 第23-24页 |
二、出资瑕疵股东的股东资格认定 | 第24-25页 |
第二节 出资瑕疵的股东权利界定 | 第25-29页 |
一、出资瑕疵股东的分红权 | 第26-27页 |
二、出资瑕疵股东的表决权 | 第27-28页 |
三、出资瑕疵股东的优先权 | 第28-29页 |
第三节 股东出资瑕疵对公司效力的影响 | 第29-31页 |
第四章 出资瑕疵股权的转让 | 第31-36页 |
第一节 出资瑕疵股权的可转让性 | 第31-34页 |
一、理论探讨 | 第31-32页 |
二、立法层面 | 第32页 |
三、比较法研究 | 第32-34页 |
第二节 对出资瑕疵股权转让的法律规制 | 第34-36页 |
第五章 出资瑕疵相关主体的法律责任 | 第36-47页 |
第一节 出资瑕疵股东的民事法律责任探讨 | 第36-41页 |
一、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 | 第36-37页 |
二、出资瑕疵股东承担的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 | 第37-39页 |
三、出资填补责任 | 第39-41页 |
四、连带赔偿责任 | 第41页 |
第二节 我国法律对出资瑕疵其他相关当事人民事责任的规定 | 第41-47页 |
一、出资瑕疵股东对已合法出资股东的民事责任 | 第41-42页 |
二、出资瑕疵股东对公司的民事责任 | 第42-43页 |
三、出资瑕疵股东对公司债权人的民事责任 | 第43-44页 |
四、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对公司设立时出资瑕疵的民事责任 | 第44-45页 |
五、验资、评估等中介机构对出资瑕疵的民事责任 | 第45页 |
六、出资瑕疵与"刺破公司面纱"制度 | 第45-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注释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后记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