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系统论文--自动控制、自动控制系统论文

鲁棒PID控制系统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1页
   ·PID控制的发展历程及其问题第10-11页
   ·PID控制器简介第11-14页
     ·PID控制器的基本原理第11-12页
     ·PID控制器的作用第12-13页
     ·PID控制器的特点第13-14页
   ·鲁棒控制第14-15页
   ·鲁棒控制理论的发展第15-18页
   ·鲁棒PID控制的研究现状第18-19页
   ·本文的主要内容第19-21页
第二章 PID控制的参数整定第21-28页
   ·Ziegler-Nichols整定方法第21-23页
   ·改进的Ziegler-Nichols法第23-24页
   ·ISTE最优设定方法第24-25页
   ·幅值相位裕量方法第25-27页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三章 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分析第28-33页
   ·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基础第28页
   ·PID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分析第28-30页
   ·性能分析第30-31页
   ·鲁棒稳定性问题第31-32页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四章 基于遗传算法的鲁棒不完全微分PID控制系统的研究第33-45页
   ·不完全微分PID控制器第33-35页
   ·基于遗传算法的鲁棒不完全微分PID控制器的设计第35-42页
     ·遗传算法简介第35-39页
     ·基于遗传算法的鲁棒不完全微分PID控制器的设计第39-40页
     ·目标函数的确定第40-42页
   ·基于遗传算法的鲁棒不完全微分PID控制器的应用第42-44页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五章 基于H_∞的鲁棒不完全微分PID控制系统的研究第45-56页
   ·预备知识第45-46页
     ·Pade近似第45页
     ·youla参数化理论第45-46页
   ·基于H_∞的鲁棒不完全微分PID控制器的设计第46-48页
   ·基于H_∞的鲁棒不完全微分PID控制器的应用第48-55页
     ·基于H_∞的鲁棒不完全微分PID控制系统的仿真第49-53页
     ·不同种方法的对比仿真第53-55页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1-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技术时代的安乐死
下一篇:论我国旅游立法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