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制导律与导引品质的关系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20页 |
| ·精确制导技术概述 | 第9-10页 |
| ·战术弹道导弹发展概况 | 第10-11页 |
| ·地空导弹的发展概况 | 第11-14页 |
| ·地空导弹发展史 | 第11-12页 |
| ·直接力气动力复合控制方法 | 第12-14页 |
| ·研究新一代地空导弹导引规律的重要性 | 第14页 |
| ·导引规律发展概况 | 第14-18页 |
| ·古典导引律发展概况 | 第15-16页 |
| ·现代导引规律发展概况 | 第16-18页 |
| ·数字仿真技术的发展概况 | 第18-19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19-20页 |
| 第2章 导弹拦截目标运动数学模型及传统末制导律 | 第20-35页 |
| ·导弹制导相关坐标系的定义 | 第20-21页 |
| ·坐标系转换矩阵 | 第21-23页 |
| ·大气层内飞行器模型及仿真模型 | 第23-27页 |
| ·大气层内飞行器模型 | 第23-25页 |
| ·弹目相对运动模型 | 第25-26页 |
| ·制导回路仿真模型 | 第26-27页 |
| ·传统末制导律分析 | 第27-31页 |
| ·追踪法 | 第28页 |
| ·平行接近法 | 第28-29页 |
| ·比例导引 | 第29-31页 |
| ·导引律设计准则 | 第31-32页 |
| ·仿真分析 | 第32-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第3章 拦截高速大机动目标的建模与变结构导引律 | 第35-50页 |
| ·模型的建立 | 第35-39页 |
| ·拦截高速机动目标的相对运动学模型 | 第35-38页 |
| ·弹体动态特性 | 第38-39页 |
| ·导引律设计 | 第39-44页 |
| ·三维空间中的比例导引规律 | 第39-40页 |
| ·三维变结构制导律 | 第40-44页 |
| ·仿真方法 | 第44-45页 |
| ·数字滤波器设计 | 第44页 |
| ·数值计算方法 | 第44-45页 |
|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45-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第4章 模糊逻辑的发展及其在制导中的应用 | 第50-68页 |
| ·模糊逻辑的应用概况 | 第50-51页 |
| ·引入模糊逻辑的意义 | 第50页 |
| ·模糊数学概念 | 第50-51页 |
| ·模糊逻辑技术的应用 | 第51页 |
| ·模糊控制器的组成及设计 | 第51-54页 |
| ·模糊控制器的组成 | 第51-53页 |
|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 第53-54页 |
| ·模糊系统的分类 | 第54页 |
| ·模糊逻辑在制导中的应用 | 第54-57页 |
| ·模糊变量和模糊词集的确定 | 第55页 |
| ·隶属度函数的选择及相关参数的设定 | 第55-56页 |
| ·制导规则设计 | 第56-57页 |
| ·基于比例导引的模糊逻辑导引规律 | 第57-61页 |
| ·导引律设计 | 第58-59页 |
|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59-61页 |
| ·基于变结构控制的模糊逻辑导引规律 | 第61-67页 |
| ·视线转率及其各阶导数影响权重分析 | 第62-63页 |
| ·模糊规则设计 | 第63-64页 |
|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64-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 第5章 针对不同目标机动的模糊自适应导引律 | 第68-78页 |
| ·概述 | 第68页 |
| ·不同目标机动的自适应模糊导引律 | 第68-70页 |
|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70-77页 |
| ·不同频率与幅值的正弦机动和开关机动仿真分析 | 第70-74页 |
| ·随机机动仿真分析 | 第74-77页 |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 结论 | 第78-79页 |
|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2-84页 |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