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游客感知视角的西安旅游景区竞争力评价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30页 |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旅游竞争力学术研究向纵深发展的需要 | 第11页 |
·我国旅游景区发展的需要 | 第11页 |
·西安建设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的需要 | 第11-12页 |
·选题意义 | 第12-13页 |
·理论意义 | 第12页 |
·实践意义 | 第12-13页 |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3-26页 |
·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研究尺度 | 第15-17页 |
·评价模型、指标与方法 | 第17-25页 |
·西安旅游竞争力的研究进展 | 第25-26页 |
·研究设计 | 第26-29页 |
·研究内容 | 第26页 |
·研究方法 | 第26-27页 |
·研究对象 | 第27-28页 |
·数据来源 | 第28-29页 |
·技术线路 | 第29-30页 |
第2章 西安旅游业发展现状及景区业发展中存在问题 | 第30-42页 |
·西安旅游业发展现状 | 第30-36页 |
·西安入境旅游与国内旅游发展变化情况 | 第31-33页 |
·西安旅游占全国旅游比重变化情况 | 第33-34页 |
·西安与北京、上海旅游接待量和收入比较 | 第34-35页 |
·西安入境旅游者花费构成 | 第35-36页 |
·西安景区业发展现状 | 第36-39页 |
·西安重点景区接待量与收入情况 | 第36-37页 |
·兵马俑与故宫旅游接待量与收入比较 | 第37-38页 |
·西安旅游接待量居前十位的A级景区 | 第38-39页 |
·西安景区业存在问题 | 第39-42页 |
·景区缺乏竞争力 | 第40页 |
·景区业对旅游业贡献率低 | 第40页 |
·景区发展不稳定 | 第40页 |
·景区发展不平衡 | 第40-41页 |
·景区收入呈"门票经济" | 第41页 |
·景区网站建设不完善 | 第41-42页 |
第3章 基于游客感知视角的西安旅游景区竞争力排名 | 第42-67页 |
·基于游客感知视角的景区竞争力理论模型及量表构建 | 第42-48页 |
·结构方程模型概述 | 第42-45页 |
·理论模型及研究假设的提出 | 第45-47页 |
·量表设计 | 第47-48页 |
·数据分析方法 | 第48页 |
·景区调查样本特征 | 第48-54页 |
·性别构成 | 第48-49页 |
·职业构成 | 第49-50页 |
·家庭月收入构成 | 第50-51页 |
·文化程度构成 | 第51页 |
·年龄构成 | 第51-52页 |
·停留时间构成 | 第52-53页 |
·消费构成 | 第53-54页 |
·景区竞争力排名结果 | 第54-67页 |
·数据检验 | 第54页 |
·验证性因子分析 | 第54-62页 |
·复核效度检验 | 第62页 |
·恒等性检验 | 第62-64页 |
·均值结构模型检验 | 第64-65页 |
·研究结果 | 第65-67页 |
第4章 提升西安旅游景区竞争力的对策 | 第67-70页 |
·注重游客感知,提升旅游服务 | 第67页 |
·注重景区参娱性,延长停留时间 | 第67页 |
·注重景区后续发展,吸引回头客 | 第67-68页 |
·注重景区综合效应,弱化门票经济 | 第68页 |
·注重景区精品化建设,增加拳头产品 | 第68页 |
·注重景区综合竞争力,增强抗击能力 | 第68-69页 |
·注重景区网站设计,加强信息化建设 | 第69-70页 |
第5章 结论与讨论 | 第70-73页 |
·研究结论 | 第70页 |
·研究讨论 | 第70-73页 |
·研究创新点 | 第70-71页 |
·研究展望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83页 |
附录 | 第83-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