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4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文献研究综述 | 第12-21页 |
·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国内乡村旅游研究综述 | 第15-21页 |
·研究设计 | 第21-23页 |
·研究内容 | 第21页 |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数据获取 | 第22-23页 |
·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 | 第24-32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4-25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4页 |
·旅游可持续发展 | 第24-25页 |
·新农村建设理论 | 第25-27页 |
·新农村建设概述 | 第25-26页 |
·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 | 第26-27页 |
·标识系统理论 | 第27-28页 |
·标识及标识系统 | 第27-28页 |
·旅游标识系统 | 第28页 |
·生态经济理论 | 第28-29页 |
·循环经济理论 | 第29-32页 |
第3章 西安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32-48页 |
·发展现状 | 第32-45页 |
·西安市乡村旅游业现状 | 第32页 |
·西安市乡村旅游资源现状 | 第32-35页 |
·西安市乡村旅游市场现状 | 第35-45页 |
·存在问题 | 第45-48页 |
·产品缺乏特色,深层次开发不够 | 第45页 |
·经营业态单一、分散,产品老化严重 | 第45页 |
·欠缺完善的基础设施,管理和服务水平低 | 第45-46页 |
·居民生态意识薄弱,环境破坏严重 | 第46页 |
·产业链延伸不长,拉动经济作用有限 | 第46-47页 |
·资源开发利用粗浅,乡村旅游市场营销乏力 | 第47-48页 |
第4章 西安乡村旅游深度发展模式 | 第48-60页 |
·乡村旅游深度发展概念 | 第48-52页 |
·定义 | 第48-49页 |
·乡村旅游深度发展的意义 | 第49-51页 |
·乡村旅游深度发展模式 | 第51-52页 |
·西安乡村旅游深度发展模式 | 第52-60页 |
·西安乡村旅游类型 | 第52-55页 |
·三种乡村旅游深度发展模式 | 第55-60页 |
第5章 西安乡村旅游深度发展对策 | 第60-74页 |
·城郊型乡村旅游发展对策 | 第60-67页 |
·餐饮型乡村旅游 | 第60-61页 |
·特色养殖型乡村旅游 | 第61-63页 |
·观光农园型乡村旅游 | 第63-64页 |
·园艺型乡村旅游 | 第64-65页 |
·休闲度假村型乡村旅游 | 第65-66页 |
·案例分析 | 第66-67页 |
·特色村镇型乡村旅游深度发展对策 | 第67-70页 |
·发展对策 | 第67-69页 |
·案例分析 | 第69-70页 |
·景区周缘型乡村旅游深度发展对策 | 第70-74页 |
·发展对策 | 第70-72页 |
·案例分析 | 第72-74页 |
第6章 政府保障乡村旅游深度发展的措施 | 第74-78页 |
·建设西安旅游信息中心与乡村旅游门户网站 | 第74页 |
·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进行专项培训 | 第74-75页 |
·建立乡村旅游标识系统 | 第75-76页 |
·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扩展公交系统方便市民出行 | 第76页 |
·注重信息化管理,加大市场营销力度 | 第76页 |
·重视对当地居民的资源环境保护培训与教育 | 第76-78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8-82页 |
·主要结论 | 第78-79页 |
·西安乡村旅游的市场特征 | 第78页 |
·西安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六个方面的问题 | 第78页 |
·界定了乡村旅游深度发展的概念 | 第78页 |
·构建了乡村旅游深度发展模型 | 第78-79页 |
·将西安乡村旅游划分为三大类型,并构建其深度发展模式 | 第79页 |
·按照深度发展模型,提出西安每类乡村旅游深度发展的对策 | 第79页 |
·创新点及不足 | 第79-80页 |
·研究展望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附录 | 第86-92页 |
致谢 | 第92-94页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