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房屋建筑设备论文--空气调节、采暖、通风及其设备论文--空气调节论文

置换通风空调室内空气品质的数值模拟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8-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20页
   ·背景和意义第11-14页
     ·室内空气品质(Indoor Air Quality,简称IAQ)问题的提出第11-12页
     ·IAQ 的评价第12-13页
     ·现代空调技术的发展第13页
     ·改善IAQ 的措施和方法第13-14页
   ·国内外对置换通风系统的研究状况第14-16页
     ·国外置换通风的发展与研究第14-15页
     ·国内置换通风的研究发展的现状第15-16页
   ·论文研究方法及主要工作内容第16-20页
     ·论文研究方法第16-19页
     ·主要工作内容第19-20页
第2章 置换通风系统第20-27页
   ·置换通风系统的工作原理第20页
   ·置换通风系统的评价参数第20-25页
     ·换气效率第21-24页
     ·通风效率第24-25页
     ·过渡层厚度第25页
   ·置换通风与混合通风的比较第25-27页
第3章 流场数值模拟的理论与方法第27-41页
   ·湍流流动及其数学模型第27-32页
     ·湍流概述第27页
     ·湍流的模拟方法第27-30页
     ·k-ε双方程数学模型第30-31页
     ·通用控制方程第31-32页
   ·壁面函数法第32-34页
   ·控制方程的离散化第34-37页
     ·控制方程离散化方法第35页
     ·空间离散格式第35-37页
   ·常用离散控制方程组的求解方法第37页
   ·SIMPLE 算法第37-38页
     ·基于非结构网格的SIMPLE 算法第38页
   ·代数方程组的求解第38-39页
   ·模型网格划分第39-41页
第4章 数值计算模型的建立第41-53页
   ·物理模型的建立及简化第41-43页
     ·物理模型的建立第41-42页
     ·物理模型的简化第42-43页
   ·数学模型的建立第43-49页
     ·流体动力学基本控制方程第43-45页
     ·湍流模型第45-47页
     ·假设条件第47页
     ·标准k-ε模型的控制方程组第47-49页
     ·近壁区域的处理第49页
   ·数值模拟边界条件的确定第49-50页
     ·入口边界条件第49页
     ·出口边界条件第49页
     ·固体壁面边界条件第49-50页
     ·污染物进口边界条件第50页
   ·网格划分第50-51页
   ·数值计算步骤第51页
   ·本章小结第51-53页
第5章 模拟计算方法的验证第53-60页
   ·用于模型验证的试验介绍第53-54页
   ·数值计算的输入条件第54页
   ·网格划分第54-55页
   ·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的比较第55-59页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6章 置换通风的数值模拟第60-93页
   ·模拟工况的选取第60页
   ·典型工况下的计算结果及分析第60-75页
     ·房间内速度场的计算结果与分析第60-66页
     ·房间内温度场的计算结果与分析第66-71页
     ·房间内CO_2浓度场的计算结果与分析第71-75页
   ·改变送风参数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第75-86页
     ·空调送风温度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第76-81页
     ·空调送风速度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第81-86页
   ·送风口位置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第86-92页
     ·送风口位置对室内速度场的影响第87-89页
     ·送风口位置对室内温度场的影响第89-90页
     ·送风口位置对室内CO_2浓度场的影响第90-92页
   ·本章小结第92-93页
第7章 置换通风与混合通风的通风效果对比第93-102页
   ·用于和置换通风对比的混合通风物理模型第93-94页
   ·两种通风方式下速度场与温度场的比较第94-97页
   ·两种通风方式下CO_2浓度场的比较第97-100页
   ·本章小结第100-102页
第8章 结论与展望第102-104页
   ·结论第102-103页
   ·今后工作的展望第103-104页
参考文献第104-10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107-108页

论文共10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陕甘地区苦楝多糖及苦楝籽油的研究
下一篇:川东钻探公司竞争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