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引言 | 第10-21页 |
·选题原因与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范围与研究目标 | 第11-12页 |
·研究框架 | 第12-13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3-15页 |
·关于“高新技术企业”的界定 | 第13-14页 |
·关于“研发费用”的界定 | 第14-15页 |
·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R&D)绩效评价的文献综述 | 第15-19页 |
·外文文献综述 | 第15-16页 |
·中文文献综述 | 第16-19页 |
·本研究特点 | 第19-20页 |
·本研究不足及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第20-21页 |
2 我国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研发费用(R&D)绩效评价实证研究 | 第21-35页 |
·研究设计 | 第21-25页 |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R&D)绩效评价模型的理论基础 | 第21页 |
·我国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研发费用(R&D)绩效评价模型指标的选取 | 第21-22页 |
·我国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研发费用(R&D)绩效评价模型数据来源及样本的确定 | 第22-24页 |
·研究方法 | 第24-25页 |
·模型假设 | 第25页 |
·我国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研发费用(R&D)绩效评价的实证检验 | 第25-33页 |
·我国高新技术上市公司 R&D投入现状 | 第25-27页 |
·R&D经费投入强度与绩效相关性的实证检验 | 第27-30页 |
·政府支持度与绩效相关性关系的实证检验 | 第30-32页 |
·技术人员比例与绩效相关性的实证检验 | 第32-33页 |
·我国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研发费用(R&D)绩效评价实证检验结论 | 第33-35页 |
·R&D投入的绩效显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 第33-34页 |
·R&D投入的绩效显现不存在一个一致的滞后期 | 第34页 |
·企业应加强自身R&D经费投入,增强对企业发展能力的贡献作用 | 第34页 |
·应加强自主研发,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 第34-35页 |
3 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R&D)绩效评价实证研究 | 第35-61页 |
·研究设计 | 第35-37页 |
·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绩效评价模型指标的选取 | 第35页 |
·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绩效评价模型数据来源及样本的确定 | 第35-37页 |
·模型假设 | 第37页 |
·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R&D)绩效评价的实证检验 | 第37-56页 |
·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R&D投入现状 | 第37-39页 |
·R&D经费投入强度与绩效相关性关系分析 | 第39-40页 |
·政府支持度与绩效相关性关系分析 | 第40-43页 |
·技术人员比例与绩效相关性关系分析 | 第43-45页 |
·R&D经费投入强度、技术人员比例、政府支持度与绩效相关性的实证检验 | 第45-52页 |
·研发费用(R&D)绩效的行业分类比较 | 第52-56页 |
·北京市样本研发费用(R&D)绩效评价实证检验结论 | 第56-59页 |
·充分发挥政府科技资金的导向和杠杆作用 | 第56-57页 |
·提高高新技术企业在R&D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 第57页 |
·R&D投入的绩效显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 第57-58页 |
·企业R&D投入的产出效应可能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 第58页 |
·不同行业的 R&D投入策略应各有侧重 | 第58-59页 |
·我国高新技术上市公司与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R&D)绩效评价实证结论的比较分析 | 第59-61页 |
·实证结论的主要相同点 | 第59-60页 |
·实证结论的主要不同点 | 第60-61页 |
4 建立研发费用(R&D)信息披露与绩效评价的新模式 | 第61-74页 |
·加强我国高新技术企业 R&D信息披露的建议 | 第61-64页 |
·我国上市公司研发费用的披露现状 | 第61-62页 |
·我国上市公司研发费用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的改进 | 第62-63页 |
·我国经济普查有关统计报表中研发费用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的改进 | 第63-64页 |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R&D绩效评价的新模式 | 第64-74页 |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R&D绩效评价的现状 | 第64-65页 |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R&D)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 | 第65-66页 |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R&D)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与具体应用 | 第66-74页 |
5 结束语 | 第74-78页 |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R&D)绩效评价实证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74-76页 |
·加强我国高新技术企业R&D信息披露的建议 | 第76页 |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R&D)绩效评价新模式建立的意义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
详细摘要 | 第82-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