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引言 | 第11-29页 |
·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第13-26页 |
·中国南海沉积物中粘土矿物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国内对其它海域、河口、湖泊中粘土矿物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国外海洋粘土矿物的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我国15Ka 以来气候环境变化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18-25页 |
·粘土矿物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25-26页 |
·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研究目的 | 第26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 第27-28页 |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28-29页 |
2 研究区地理、地质概况 | 第29-38页 |
·地理位置 | 第29页 |
·研究区内入海河流、港湾和相关洋流系统 | 第29-33页 |
·气候特征 | 第33-34页 |
·地质和构造背景 | 第34-38页 |
3 粘土矿物样品及其分析方法 | 第38-42页 |
·样品来源 | 第38-40页 |
·粘土矿物分析方法 | 第40-42页 |
·粘土矿物的分离提取 | 第40-41页 |
·定向片制作和X 射线衍射(XRD)测试 | 第41页 |
·XRD 测试条件 | 第41页 |
·粘土矿物的定性、定量计算方法 | 第41-42页 |
4 研究区表层沉积物中粘土矿物的研究 | 第42-69页 |
·粘土矿物的基本结构和类型 | 第42-46页 |
·粘土矿物的晶体结构特点 | 第42-44页 |
·粘土矿物的主要种类 | 第44-46页 |
·研究区海底表层粘土矿物组成及相对含量分布 | 第46-54页 |
·研究区海底表层粘土矿物的组合分区 | 第54-58页 |
·人工判断分区 | 第54-55页 |
·聚类分析分区 | 第55-58页 |
·海底表层粘土矿物定性、定量结果的对比分析 | 第58-59页 |
·研究区海底表层粘土矿物的物质来源及其成因 | 第59-63页 |
·物质来源 | 第59-60页 |
·研究区海底表层粘土矿物的成因 | 第60-63页 |
·研究区海底粘土矿物的微形貌 | 第63-64页 |
·表层粘土矿物分布与水动力条件及海底地形的关系 | 第64-65页 |
·海底表层粘土矿物分布的古气候指示意义 | 第65-67页 |
·小结 | 第67-69页 |
5 沉积柱AMS~(14)C定年 | 第69-73页 |
·AMS~(14)C 测年的基本原理 | 第69-70页 |
·沉积柱定年结果 | 第70-73页 |
6 沉积柱中粘土矿物的研究分析 | 第73-97页 |
·B10 沉积柱 | 第74-78页 |
·B10 柱中粘土矿物的含量、分布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 第74-76页 |
·B10 柱沉积环境和物质来源 | 第76-78页 |
·B106 沉积柱 | 第78-82页 |
·B106 柱中粘土矿物的含量、分布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 第78-81页 |
·B106 柱沉积环境和物质来源 | 第81-82页 |
·B1168 沉积柱 | 第82-86页 |
·B1168 柱中粘土矿物的含量、分布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 第82页 |
·B1168 柱和榆林沉积柱沉积环境和物质来源 | 第82-86页 |
·B289 沉积柱 | 第86-89页 |
·B289 柱中粘土矿物的含量、分布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 第86-87页 |
·B289 沉积柱沉积环境和物质来源 | 第87-89页 |
·B377 沉积柱 | 第89-91页 |
·B377 柱中粘土矿物的含量、分布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 第89-90页 |
·B377 柱沉积环境和物质来源 | 第90-91页 |
·C4 沉积柱 | 第91-93页 |
·C4 柱中粘土矿物的含量、分布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 第91-92页 |
·C4 柱沉积环境和物质来源 | 第92-93页 |
·榆林沉积柱 | 第93-96页 |
·榆林柱中粘土矿物的含量、分布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 第93-95页 |
·榆林柱沉积环境和物质来源 | 第95-96页 |
·小结 | 第96-97页 |
7 粘土矿物学指标与古气候事件的对比研究 | 第97-105页 |
·B106 柱粘土矿物学指标的建立 | 第97-101页 |
·B106 沉积柱粘土矿物学指标的气候事件对比 | 第101-103页 |
·小结 | 第103-105页 |
8 结论 | 第105-107页 |
致谢 | 第107-108页 |
参考文献: | 第108-120页 |
附录 | 第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