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高校惩戒权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第一章 高校惩戒权制度概述 | 第7-14页 |
第一节 高校惩戒权的含义界定 | 第7-8页 |
第二节 高校惩戒权的性质分析 | 第8-14页 |
一、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剖析 | 第9-12页 |
二、高校惩戒权的性质分析 | 第12-14页 |
第二章 高校惩戒权的理论基础 | 第14-20页 |
第一节 高校惩戒权的合理性分析 | 第14-16页 |
一、教育惩戒具有历史渊源 | 第14页 |
二、高校惩戒权是保障我国高校教育管理的必然要求 | 第14-16页 |
第二节 高校惩戒权的价值目标 | 第16-20页 |
一、正义价值 | 第16-17页 |
二、秩序价值 | 第17-18页 |
三、教育价值 | 第18-20页 |
第三章 高校惩戒权制度的现状剖析 | 第20-25页 |
第一节 "学生状告母校"现象有关典型案例回顾 | 第20-22页 |
一、北京科技大学田永案 | 第20-21页 |
二、北京大学刘燕文案 | 第21页 |
三、贵州师范大学龙继曾案 | 第21-22页 |
第二节 我国高校惩戒权现状评析 | 第22-25页 |
一、高校惩戒权立法现状 | 第22页 |
二、当前高校惩戒权行使的缺陷分析 | 第22-25页 |
第四章 高校惩戒权的基本原则 | 第25-38页 |
第一节 高校惩戒权的设定与法律保留原则 | 第25-26页 |
第二节 高校惩戒权的行使与合法性原则 | 第26-29页 |
一、实施主体法定 | 第26-27页 |
二、惩戒依据法定 | 第27-28页 |
三、惩戒程序法定 | 第28-29页 |
第三节 比例原则在高校惩戒权行使中的适用 | 第29-31页 |
一、适合性要求 | 第29-30页 |
二、必要性要求 | 第30页 |
三、法益相称性要求 | 第30-31页 |
第四节 高校惩戒权的正当程序原则 | 第31-38页 |
一、高校行使惩戒权程序规则的意义 | 第31-33页 |
二、英美国家高校惩戒权的程序性规定的借鉴 | 第33-34页 |
三、我国高校惩戒权程序规则的构建 | 第34-38页 |
第五章 高校惩戒权行使的内部监督与司法监督 | 第38-45页 |
第一节 大学生申诉制度的完善 | 第38-41页 |
一、当前我国大学生申诉制度的缺陷分析 | 第38-39页 |
二、我国大学生申诉制度的完善 | 第39-41页 |
第二节 高校惩戒权司法审查制度的完善 | 第41-45页 |
一、高校惩戒权司法审查的必要性 | 第41-42页 |
二、高校惩戒权司法审查的现实性 | 第42-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