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教师、班主任论文

高中阶段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的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导言第9-15页
 (一) 选题缘由第9-10页
 (二) 选题目的和意义第10-11页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四) 研究方法第13页
 (五) 研究意义第13-15页
一、学困生界定及分析第15-19页
 (一) “学困生”定义第15页
 (二) 学困生诊断标准第15页
 (三) 学困生的分类第15-16页
 (四) 学困生现象分析第16-18页
 (五) 90 后高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第18-19页
二、薄弱高中学困生产生的原因第19-24页
 (一) 内部因素第19-20页
 (二) 外部因素第20-24页
  1. 社会因素第20-21页
  2. 家庭因素第21-22页
  3. 学校因素第22-24页
三、薄弱高中学困生转化的策略第24-39页
 (一) 心理辅导策略第24-28页
  1. 心理教育内容第24页
  2. 心理教育途径第24-28页
 (二) 学习策略辅导第28-29页
 (三) 情感教育策略第29-33页
  1. 激发学习动机第29-32页
  2. 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第32页
  3. 发展健康情感第32页
  4. 塑造良好的性格第32-33页
 (四) 教学策略第33-37页
  1. 分层教学是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第33-34页
  2. 分科实施和分步进行策略第34-35页
  3. 跟踪反馈,巩固提高第35页
  4. 加强学法指导,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第35-36页
  5. 培养自我控制能力第36页
  6. 适当偏爱第36页
  7. 用尊重唤醒孩子的上进心第36-37页
  8. 学校、社会和家长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第37页
 (五) 环境教育策略第37-39页
结束语第39-41页
注释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4页
附录第44-47页
致谢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媒体技术在思想政治课情景教学中的运用
下一篇:当前初中学生厌学的教师归因分析及其对策--以招远市部分初中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