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教学理论论文--教学研究和改革论文

个别化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7页
前言第7-11页
 一、当前国内外个别化教学有效性研究概况第7-8页
 二、研究目的第8-10页
 三、研究方法第10页
 四、研究结论第10-11页
第一章 个别化教学有效性的内涵、基础和意义第11-26页
 第一节 个别化教学有效性的内涵第11-14页
  一、个别化教学概念的分析第11-13页
  二、个别化教学有效性的内涵第13-14页
 第二节 个别化教学有效性的基础第14-23页
  一、个别化教学有效性的哲学基础第14-16页
  二、个别化教学有效性的心理学基础第16-19页
  三、个别化教学有效性的教学思想基础第19-21页
  四、个别化教学有效性的实践基础第21-23页
 第三节 个别化教学有效性的意义第23-26页
  一、有助于把握教学论思想流变的重要主题第23-24页
  二、有助于个别化教学回归教育的本质第24-25页
  三、有助于揭示个性发展自身的规定性第25页
  四、有助于体现个别化教学的多元化特征第25-26页
第二章 我国个别化教学的现状和原因分析第26-33页
 第一节 我国个别化教学“失效”样态第26-27页
  样态一: 为了分数的个别化教学第26页
  样态二: 缺乏互动的个别化教学第26-27页
  样态三: 时间分配不合理的个别化教学第27页
 第二节 个别化教学“失效”原因分析第27-30页
  一、个别化教学“失效”的客观原因第27-28页
  二、个别化教学“失效”的主观原因第28-30页
 第三节 我国个别化教学实践模式评析第30-33页
  一、差异教学第31页
  二、走班制第31-32页
  三、分层递进教学第32页
  四、活动教学第32-33页
  五、教学组织形式的独立分级第33页
第三章 有效个别化教学的建构第33-48页
 第一节 个别化教学有效性的标准第33-37页
  一、个别化教学有效性的价值属性第33-35页
  二、个别化教学有效性的标准第35-36页
  三、个别化教学有效性的条件性第36-37页
 第二节 创设学生投入的个别化教学情境第37-43页
  一、学生投入的涵义及构成要素第37-39页
  二、个别化教学情境的分类第39页
  三、不同个别化教学情境中学生投入的特点第39-43页
  四、学生投入的个别化教学情境第43页
 第三节 个性化课程修习第43-48页
  一、个性化修习的文化特质第43-45页
  二、个性化修习中的模块化课程第45-47页
  三、个性化修习中的学分制管理第47-48页
第四章 个别化教学有效性的支持条件第48-63页
 第一节 反思式教师专业培训第48-54页
  一、以诠释学来观照教师专业培训第49-50页
  二、诠释学的研究取向与教师专业培训的范式第50-52页
  三、诠释学的争论与教师专业培训的困惑第52-54页
 第二节 基于网络的个别化教学第54-58页
  一、网络个别化教学实现的基础第54-55页
  二、网络个别化教学的实施原则第55-56页
  三、网络个别化教学的实施第56-58页
 第三节 个别化教学的学校管理第58-63页
  一、以教研培养人的教研管理第59-60页
  二、以情感打动人的情感管理第60-62页
  三、以文化塑造人的文化管理第62-63页
结语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硅对金丝小枣盐胁迫的缓解效应
下一篇:丙烯酰胺对雄性大鼠生殖毒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