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小说论文--古代小说论文

《醒世姻缘传》研究

内容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绪论第13-18页
 一第13-14页
 二第14-16页
 三第16-18页
第一章 作者、成书年代与版本源流第18-39页
   ·六种说法概述与评价第18-29页
     ·关于作者的六种说法第18-20页
     ·蒲松龄说评析第20-25页
     ·丁耀亢说评析第25-29页
   ·成书年代考辨第29-32页
   ·版本源流第32-39页
第二章 神道教化的深层意蕴——儒家理念的折射第39-58页
   ·神道教化中儒家理想的显扬第40-50页
     ·晁夫人的“善行义举”与儒家理想人格的凸现第40-46页
     ·孝子坚守与儒家元德第46-48页
     ·果报轮回与儒家观念洗礼第48-50页
   ·对佛、道二教的理性批判第50-54页
     ·用神不尚神的理性立场第50-52页
     ·消解神圣的理性批判第52-54页
   ·神道毁灭众生的思想悖谬第54-58页
     ·神道毁灭中的反人道倾向第54-56页
     ·神道毁灭中的阶级偏见第56-58页
第三章 薛素姐悍妇人格透视第58-81页
   ·薛素姐悍泼品格的总体观照第58-65页
     ·与众不同的泼悍品格第58-61页
     ·婚姻本相透视第61-65页
   ·薛素姐悍妇形象心理分析第65-75页
     ·变态的“男性化倾向”第66-70页
     ·行为上的“自我防御”意识第70-73页
     ·“闺训”后的逆反心态第73-75页
   ·薛素姐人格个性的解放第75-81页
     ·薛素姐反禁欲伦理的个性追求第76-78页
     ·薛素姐反贞节道德的个性张扬第78-81页
第四章 叙事艺术第81-113页
   ·《醒世姻缘传》义理结构的叙事策略第81-89页
     ·扬善惩恶的叙事维度第81-84页
     ·善恶为本的叙事整合第84-87页
     ·劝善禁恶的叙事高潮第87-89页
   ·《醒世姻缘传》情节构建的双坐标体系第89-98页
     ·《醒世姻缘传》情节中的双坐标体系的构建第90-92页
     ·《醒世姻缘传》情节构建中的双坐标体系的特征第92-98页
   ·《醒世姻缘传》的讽刺艺术第98-113页
     ·立足写实的讽刺叙事第98-102页
     ·喜剧性的讽刺第102-109页
     ·隐幽委婉的反讽张力第109-113页
余论:《醒世姻缘传》的两点贡献第113-116页
参考文献第116-122页
致谢第122-12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第123-124页

论文共12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辽宁新品系绒山羊的微卫星遗传分析
下一篇:基于图像的三维测量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