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6-8页 |
第二章 遗传标记概述 | 第8-27页 |
·遗传标记 | 第8-11页 |
·形态标记 | 第8-9页 |
·染色体标记 | 第9页 |
·血型与蛋白质标记 | 第9-10页 |
·DNA 分子遗传标记 | 第10-11页 |
·分子遗传标记的概述 | 第11-15页 |
·基于 Southern 杂交技术的遗传标记 | 第11-12页 |
·选择区域扩增多态性(AFLP) | 第12-14页 |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标记 | 第14页 |
·线粒体 DNA(mtDNA)标记 | 第14-15页 |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 第15页 |
·微卫星标记技术的研究历史、原理及进展 | 第15-26页 |
·微卫星的构成及其检测技术 | 第15-16页 |
·微卫星标记在动物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 第16-20页 |
·微卫星位点的研究方法 | 第20-24页 |
·微卫星技术缺陷 | 第24-25页 |
·运用微卫星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的原理和数据处理 | 第25-26页 |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和内容 | 第26-27页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7-35页 |
·样本的采集 | 第27页 |
·微卫星引物 | 第27页 |
·试剂及仪器 | 第27-29页 |
·试剂的配制 | 第27-28页 |
·实验仪器 | 第28-29页 |
·实验方法 | 第29-33页 |
·基因组DNA 的提取 | 第29页 |
·DNA 浓度和纯度的检测 | 第29-30页 |
·设计引物 | 第30-31页 |
·PCR 扩增 | 第31-32页 |
·PCR 扩增产物的凝胶电泳 | 第32-33页 |
·统计分析 | 第33-35页 |
·群体等位基因频率 | 第33页 |
·多态信息含量(PIC) | 第33-34页 |
·群体杂合度(Heterozygosity. H) | 第34页 |
·有效等位基因数(effective allele) | 第34页 |
·与经济性状结合进行统计分析 | 第34-35页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5-41页 |
·基因组 DNA 的检测 | 第35页 |
·微卫星位点的检测 | 第35-36页 |
·微卫星基因座群体遗传特性分析 | 第36-38页 |
·三个微卫星位点不同基因型与经济性状的相关分析 | 第38-41页 |
第五章 讨论 | 第41-44页 |
·微卫星标记的选择 | 第41页 |
·关于样本含量 | 第41页 |
·群体的杂合度 | 第41-42页 |
·多态信息含量 | 第42页 |
·微卫星的扩增 | 第42-43页 |
·银染 | 第43-44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