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论文--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论文--生物评价、生态评价论文

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以沂蒙山区为例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1 研究背景第10-18页
   ·脆弱生态系统与生态脆弱性第10-13页
     ·脆弱生态系统第10-11页
     ·生态脆弱性第11-12页
     ·脆弱生态系统的成因及其特征第12-13页
   ·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进展第13-16页
     ·模糊评价法第14页
     ·定量评价法第14-15页
     ·EFI评价法第15页
     ·AHP评价法第15-16页
     ·其它方法第16页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6-18页
     ·研究内容第16页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6-18页
2 研究区概况第18-28页
   ·自然环境特征第18-25页
     ·地质地貌特征第19-20页
     ·气象气候特征第20-23页
     ·水文特征第23-24页
     ·土壤特征第24页
     ·生物多样性特征第24-25页
   ·社会经济情况第25-28页
3 生态脆弱性特征和成因第28-41页
   ·生态脆弱性特征第28-35页
     ·自然生态基础脆弱第28-29页
     ·界面性脆弱第29-32页
     ·波动性脆弱第32-35页
   ·生态脆弱的成因第35-41页
     ·自然因素第35-40页
     ·人为因素第40-41页
4 脆弱性综合评价第41-51页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第41-42页
     ·综合性原则第41页
     ·主导因子原则第41页
     ·区域完整性原则第41-42页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第42-44页
     ·自然成因指标第42-44页
     ·结果表现指标第44页
   ·脆弱性评价的模型化及脆弱度计算第44-51页
     ·数据标准化处理第45-46页
     ·确定因子权重第46-49页
     ·脆弱性综合评价第49-51页
5 生态脆弱性评价结果及分析第51-56页
   ·沂蒙山区生态脆弱性评价结果第51-52页
   ·沂蒙山区生态脆弱性空间分布规律第52-56页
     ·以中度脆弱为主第53页
     ·空间差异明显第53-56页
6 对策和措施第56-61页
   ·树立科学发展观第56页
   ·建立健全生态建设监督管理体制第56-57页
   ·改革和完善政策制度第57-58页
   ·科学制定生态保护和建设规划第58页
   ·提高土地生产力第58页
   ·合理规划和发展地方产业经济第58-59页
   ·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防治第59页
   ·加强生态恢复技术推广和创新能力建设第59-60页
   ·建立生态监测预警与管理系统第60-61页
7 结语第61-64页
   ·脆弱生态系统与生态脆弱性第61页
   ·沂蒙山区生态脆弱性特征和成因第61页
   ·沂蒙山区生态脆弱性综合评价第61-62页
   ·促进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良性耦合第62页
   ·创新之处第62页
   ·不足之处和建议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66页
致谢第66-6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函数微分、差分差商及连分数的Mizar实现研究
下一篇:从阐释学角度对接受美学的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