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研究方法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4-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中小企业界定标准 | 第14-15页 |
·企业融资的定义 | 第15页 |
·企业融资的方式与渠道 | 第15-17页 |
·论文的基本结构 | 第17-18页 |
第二章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理论分析 | 第18-21页 |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18-19页 |
·信息不对称引起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 第18-19页 |
·信息不对称引起银行的“信贷配给” | 第19页 |
·中小企业资本缺口理论 | 第19-21页 |
第三章 中小企业融资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 第21-26页 |
·英美模式 | 第21-22页 |
·日德模式 | 第22-24页 |
·两大模式的比较 | 第24-25页 |
·启示与借鉴 | 第25-26页 |
第四章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 | 第26-36页 |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 第26页 |
·我国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 第26-27页 |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 | 第26页 |
·中小企业是缓解就业压力和保持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 | 第26-27页 |
·中小企业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 | 第27页 |
·中小企业是促进社会化专业分工的重要力量 | 第27页 |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 | 第27-30页 |
·内源资金比重偏低,自我累积意识差 | 第27-28页 |
·间接融资单一,主要以银行贷款为主 | 第28-29页 |
·中小企业债权融资、股权融资以及民间融资等受到限制 | 第29-30页 |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原因 | 第30-36页 |
·中小企业融资的内部原因 | 第30-31页 |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外部原因 | 第31-36页 |
第五章 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对策 | 第36-50页 |
·加强中小企业自身建设 | 第36-37页 |
·规范企业治理结构,提高管理水平 | 第36页 |
·强化企业的信用等级,提高信用观念 | 第36页 |
·加强财务管理,规范财务制度,增加财务信息的真实性 | 第36-37页 |
·提高中小企业自我积累能力 | 第37页 |
·商业银行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支持 | 第37-40页 |
·科技型小企业成功获得银行贷款的案例分析 | 第37-38页 |
·案例的启示 | 第38-40页 |
·建立中小金融机构 | 第40-42页 |
·建立专门的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服务 | 第40-41页 |
·建立符合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性银行 | 第41页 |
·进一步加大中小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 | 第41页 |
·完善对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控制和监管 | 第41-42页 |
·发展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 第42-43页 |
·完善我国的风险投资体系 | 第43-46页 |
·金蝶公司获取风险投资的案例 | 第43-45页 |
·案例启示 | 第45-46页 |
·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 | 第46-48页 |
·创新中小企业的融资 | 第48-50页 |
·发展融资租赁 | 第48页 |
·非正式金融 | 第48-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