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我国公路建设及公路环境监理的开展 | 第10-13页 |
·我国公路建设 | 第10-11页 |
·我国公路环境监理的开展、作用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监理量化指标在公路环境监理中的作用及必要性 | 第13页 |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公路施工环境监理量化指标确定 | 第15-43页 |
·生态监理指标 | 第15-34页 |
·植被破坏量化 | 第15-20页 |
·公路占地量化 | 第20-21页 |
·水土保持量化 | 第21-26页 |
·物种影响量化 | 第26-28页 |
·固废量化指标 | 第28页 |
·综合生态量化 | 第28-29页 |
·生态监理指标的分析及选取 | 第29-34页 |
·大气监理监测指标 | 第34-35页 |
·监测目的 | 第34页 |
·监测内容 | 第34页 |
·监测指标 | 第34-35页 |
·监测因子的选择 | 第35页 |
·水环境监测指标 | 第35-37页 |
·监测目的 | 第36页 |
·监测内容 | 第36页 |
·监测指标 | 第36页 |
·监测因子的选择 | 第36-37页 |
·振动、声环境监测指标 | 第37-40页 |
·监测目的 | 第38页 |
·监测内容 | 第38页 |
·监测指标 | 第38-40页 |
·监测因子的选择 | 第40页 |
·公路环境监理量化指标体系 | 第40-43页 |
第三章 公路施工环境监理量化指标技术方法 | 第43-72页 |
·生态量化技术方法 | 第43-49页 |
·植被破坏程度量化技术方法 | 第43-44页 |
·适时绿化率技术方法 | 第44页 |
·土粒滞留率量化技术方法 | 第44-45页 |
·生态保护度量化技术方法 | 第45页 |
·生态量化数据获取方法 | 第45-49页 |
·大气监测技术方法 | 第49-56页 |
·监测点位布设 | 第49-50页 |
·大气采样方法 | 第50-51页 |
·资料收集和调查 | 第51页 |
·采样时间、频率 | 第51-52页 |
·监测、分析方法 | 第52-53页 |
·TSP替代监测方法研究 | 第53-56页 |
·水质监测技术方法 | 第56-66页 |
·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设置 | 第56-58页 |
·采样频率及采样时间 | 第58页 |
·通常采样方法和水样量 | 第58-59页 |
·污染源排放废水的采样 | 第59-60页 |
·采样注意事项 | 第60-62页 |
·水样的保存、运输及预处理 | 第62-65页 |
·水质的测定 | 第65-66页 |
·噪声、振动监测技术方法 | 第66-69页 |
·噪声监测技术方法 | 第66-68页 |
·振动监测技术方法 | 第68-69页 |
·监理实例 | 第69-72页 |
·银古高速公路银川市老年公寓噪声监理监测布点实例 | 第69页 |
·银古高速公路过境段十三标沥、稳拌合站 TSP监测方法 | 第69-71页 |
·银古路环境监理生态量化数据获取实例 | 第71-72页 |
第四章 公路施工环境监理指标量化 | 第72-77页 |
·生态监理指标量化 | 第72-73页 |
·植被破坏程度量化值 | 第72页 |
·适时绿化率量化值 | 第72页 |
·土粒滞留率量化 | 第72-73页 |
·生态保护度量化 | 第73页 |
·大气环境监理指标量化 | 第73-74页 |
·水环境监理指标量化 | 第74-76页 |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 第74-75页 |
·公路施工污水排放标准 | 第75页 |
·野外生活饮用水标准 | 第75-76页 |
·噪声、振动监理指标量化 | 第76-77页 |
·公路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 第76页 |
·公路施工振动限值 | 第76-77页 |
第五章 数据统计、分析、解释及质量保证与控制 | 第77-86页 |
·指标数据的统计和分析、解释 | 第77-79页 |
·指标数据的统计 | 第77-79页 |
·量化数据分析、解释 | 第79页 |
·环境监理量化质量保证与控制 | 第79-83页 |
·量化、监测数据质量要求 | 第79-81页 |
·优化布点、合理选择样方质量保证 | 第81页 |
·采样过程的质量保证 | 第81-82页 |
·分析测试质量保证 | 第82页 |
·数据处理质量保证 | 第82-83页 |
·综合评价质量保证 | 第83页 |
·公路环境监理量化指标监测、分析表格列举 | 第83-86页 |
·生态指标量化汇总表 | 第83-84页 |
·TSP监测、分析表格 | 第84-85页 |
·水质监测、分析表格 | 第85页 |
·噪声监测、分析表格 | 第85-86页 |
第六章 环境监理量化机构及量化报告执行程序 | 第86-89页 |
·环境监理指标量化目的 | 第86-87页 |
·环境监理指标量化目标 | 第87页 |
·环境监理指标量化类别 | 第87页 |
·量化方式、机构 | 第87-88页 |
·外部量化 | 第87页 |
·内部量化 | 第87-88页 |
·环境监理指标量化报告制度 | 第88-89页 |
·外部量化 | 第88页 |
·内部常规量化 | 第88-89页 |
结论 | 第89-91页 |
1 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 | 第89页 |
2 近一步研究的建议 | 第89-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4-95页 |
致谢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