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概述 | 第10-22页 |
·单分子磁体的定义、由来、应用前景 | 第10-11页 |
·单分子磁体的定义 | 第10页 |
·单分子磁体的由来 | 第10页 |
·单分子磁体的应用前景 | 第10-11页 |
·草酰胺桥联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 第11-17页 |
·桥联配合物的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多齿配体合成多核配合物 | 第17-18页 |
·配合物配体合成多核配合物 | 第18页 |
·多原子桥联配体直接合成多核配合物 | 第18页 |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 第18-22页 |
·选题思路 | 第18-19页 |
·实验方案 | 第19-21页 |
·本课题的创新点 | 第21-22页 |
第二章 N,N′—二(邻-羟基-3-甲氧基苯甲基)草酰胺配体(H_4L)和N,N′—二(对-羟基-3-甲氧基苯甲基)草酰胺配体(H_4L_B)的合成与表征 | 第22-37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23页 |
·N,N′—二(邻-羟基-3-甲氧基苯甲基)草酰胺配体(H_4L)和N,N′—二(对-羟基-3-甲氧基苯甲基)草酰胺配体(H_4L_B)的合成 | 第23-25页 |
·邻香兰素肟和香兰素肟的合成 | 第23-24页 |
·邻香兰素胺盐酸化物和香兰素胺盐酸化物的合成 | 第24页 |
·邻香兰素胺和香兰素胺的合成 | 第24页 |
·配体H_4L和H_4L_B的合成 | 第24-25页 |
·N,N′—二(邻-羟基-3-甲氧基苯甲基)草酰胺配体(H_4L)和N,N′—二(对-羟基-3-甲氧基苯甲基)草酰胺配体(H_4L_B)的表征 | 第25-36页 |
·红外光谱(IR) | 第25-29页 |
·核磁谱(H-NMR) | 第29-33页 |
·元素分析 | 第33-34页 |
·H_4L晶体结构解析 | 第34-36页 |
·结论 | 第36-37页 |
第三章 稀土乙酰丙酮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37-43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37-38页 |
·稀土乙酰丙酮配合物的制备(参考文献[86]) | 第38页 |
·稀土乙酰丙酮配合物的表征 | 第38-42页 |
·元素分析 | 第38页 |
·红外光谱 | 第38-41页 |
·热重分析 | 第41-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第四章 H_4L与d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43-53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43-44页 |
·同核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 | 第44-45页 |
·[Cu_2L]_2·3H_2O的合成 | 第44页 |
·[Co_2L]_2·3H_2O的合成 | 第44页 |
·[Ni_2L]_2·2H_2O的合成 | 第44-45页 |
·[Zn_2L]_2·2H_2O的合成 | 第45页 |
·同核过渡金属配合物的表征 | 第45-52页 |
·金属含量分析与元素分析 | 第45页 |
·红外光谱 | 第45-47页 |
·配体及其配合物的紫外-可见光谱 | 第47-49页 |
·配合物的热分析研究 | 第49-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第五章 [CuLLn(acac)]n配合物的合成 | 第53-62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53-54页 |
·[CuLLn(acac)]n的合成 | 第54页 |
·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CuLEr(acac)]n的自组装过程 | 第54-56页 |
·溶液的配制 | 第54-55页 |
·吸收曲线的测定 | 第55-56页 |
·讨论 | 第56-61页 |
·紫外吸收曲线的讨论 | 第56-59页 |
·蓝色晶体和粉色粉术的表征 | 第59-61页 |
·结论 | 第61-62页 |
总结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