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7页 |
1. 前言 | 第7-12页 |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7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7-9页 |
·国外研究状况和进展 | 第7-8页 |
·国内研究状况和进展 | 第8-9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9-10页 |
·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0-12页 |
2. 关联交易的基本理论 | 第12-21页 |
·关联方关系的确认标准 | 第12-14页 |
·国外法律对关联方的界定 | 第12-13页 |
·我国对关联方的界定 | 第13-14页 |
·关联交易的类型 | 第14-15页 |
·付出型关联交易 | 第14-15页 |
·索取型关联交易 | 第15页 |
·关联交易的性质 | 第15-17页 |
·关联交易的积极作用 | 第16-17页 |
·关联交易的消极作用 | 第17页 |
·关联交易动机的经济学分析 | 第17-21页 |
·基于科斯交易费用理论的解释 | 第18-19页 |
·基于公司治理结构的解释 | 第19-21页 |
3. 关联交易下的大股东侵占行为研究 | 第21-37页 |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现状 | 第21-24页 |
·股权结构概述 | 第21-23页 |
·股东持股比例与股权性质分析 | 第23-24页 |
·大股东通过关联交易侵占上市公司利益的主要手段及案例分析 | 第24-31页 |
·利用业务往来型关联交易侵占利益的主要方式 | 第25-29页 |
·利用资产重组型关联交易侵占利益的主要方式 | 第29-31页 |
·大股东侵占行为的原因分析 | 第31-37页 |
·直接原因 | 第32页 |
·制度原因 | 第32-37页 |
4. 实证研究 | 第37-53页 |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现状 | 第37-41页 |
·关联交易的总体状况 | 第37-38页 |
·关联交易按类别分类情况 | 第38-41页 |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第41-43页 |
·股权比例与大股东侵占行为的关系 | 第41-42页 |
·股权性质与大股东侵占行为的关系 | 第42-43页 |
·样本选取与研究设计 | 第43-45页 |
·样本选取 | 第43页 |
·变量描述 | 第43-45页 |
·实证过程 | 第45-53页 |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5-46页 |
·回归模型与实证检验 | 第46-52页 |
·结论分析与启示 | 第52-53页 |
5. 政策建议 | 第53-63页 |
·杜绝大股东侵占行为的起源 | 第53-54页 |
·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 | 第54-58页 |
·完善监事会职能 | 第55-56页 |
·完善独立董事制度 | 第56-58页 |
·完善对关联交易的监管 | 第58-60页 |
·规范关联交易定价制度 | 第58-59页 |
·完善关联交易信息披露制度 | 第59-60页 |
·加强中介机构对关联交易信息披露的监管 | 第60页 |
·加强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 | 第60-63页 |
·完善累计投票制度 | 第61页 |
·引进限制表决权制度 | 第61-62页 |
·建立中小股东权益保护协会 | 第62-63页 |
6. 结论 | 第63-65页 |
·研究结论 | 第63页 |
·研究的局限性 | 第63页 |
·研究展望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附录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