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课程论文

山东省普通高中科学领域“走班制”调查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引言第10-14页
 一 论题的提出及意义第10页
 二 研究设计第10-14页
  1 研究内容第10-11页
  2 研究方法第11-12页
  3 研究线路第12-14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4-20页
   ·“走班制”的定义、特点、优势第14页
   ·教学组织方式的发展历程第14-15页
   ·我国高中“走班制”的发展历程第15-17页
   ·我国高考的发展历程第17页
   ·科学领域的模块课程设置第17-20页
第二章 山东省普通高中科学领域“走班制”的现状第20-26页
   ·调查对象及方法第20-21页
   ·调查结论第21-24页
     ·选课“走班”的基本情况第21-22页
     ·“走班”的形式第22-23页
     ·2009 级高中生科学领域国家选修课程开设情况第23-24页
   ·本章小结第24-26页
第三章 山东省普通高中“走班制”影响因素研究第26-40页
   ·教师和学生的态度第27-30页
   ·选课指导的情况第30-31页
   ·科学领域校本课程情况调查第31-34页
     ·各所高中科学领域校本课程开设情况第31-32页
     ·教师和学生对校本课程的态度第32-33页
     ·各所高中校本课程的开发体系第33-34页
   ·新课程高考方案的实施对“走班制”的影响第34-40页
     ·高考方案对新课程及“走班制”的影响第34页
     ·新课程高考方案第34-36页
     ·新课程高考方案的突破第36页
     ·山东高中新课程高考方案对新课程实施的影响第36页
     ·山东高中新课程高考方案存在的问题第36-40页
第四章 山东省实验中学科学领域“走班制”个案研究第40-46页
   ·山东省实验中学科学领域校本课程开设情况第40-41页
   ·山东省实验中学“走班制”实施的突出优点第41页
   ·原因分析第41-42页
   ·教师访谈分析第42-46页
     ·访谈过程第42-43页
     ·访谈分析第43-46页
第五章 美国普通高中“走班制”研究第46-54页
   ·美国普通高中“走班制”实施研究第46页
   ·美国普通高中课程研究第46-48页
     ·PAHS 学校课程设置第46-47页
     ·RCHS 学校课程设置第47-48页
     ·美国高中课程设置总结第48页
   ·美国普通高中评价研究第48-50页
     ·PAHS 学校毕业文凭要求第48-49页
     ·RCHS 学校毕业文凭要求第49页
     ·美国普通高中毕业文凭要求与课程设置的关系第49页
     ·美国大学入学制度第49页
     ·美国普通高中课程评价、大学入学制度与选修课实施的关系第49-50页
   ·山东高中“走班制”与美国普通高中选修制的比较第50-54页
     ·山东高中与美国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比较第50页
     ·“走班制”实施比较第50-51页
     ·课程评价比较第51页
     ·影响因素比较第51-54页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第54-58页
   ·本研究得出的结论第54-55页
   ·改进建议第55页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第55页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第55-56页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2页
附录一 山东普通高中选课"走班"实施情况(教师问卷)第62-66页
附录二 山东普通高中校本课程情况调查问卷(教师问卷)第66-68页
附录三 山东省部分普通高中"走班"教学教师调查问卷第68-69页
附录四 山东省部分高中选课"走班"学生调查问卷第69-7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0-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研究
下一篇:基于写作教学和口语交际教学的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