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10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文章框架与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主要创新与不足 | 第13-14页 |
2 公共财政介入农村合作医疗的理论依据分析 | 第14-22页 |
·合作医疗的准公共品性质 | 第14-18页 |
·公共品理论综述 | 第14-17页 |
·合作医疗的准公共品性质 | 第17-18页 |
·公共财政介入合作医疗的必要性分析 | 第18-22页 |
·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 | 第18-19页 |
·我国公共财政的职能范围 | 第19-20页 |
·公共财政参与合作医疗的必要性 | 第20-22页 |
3 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历程 | 第22-30页 |
·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历程 | 第22-25页 |
·合作医疗制度的产生 | 第22-23页 |
·合作医疗制度的推广和发展 | 第23-24页 |
·合作医疗制度的衰退 | 第24页 |
·合作医疗制度的二次重建(二次合作医疗) | 第24-25页 |
·农村合作医疗衰落的原因 | 第25-28页 |
·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 | 第25-26页 |
·合作医疗制度本身的缺陷 | 第26-27页 |
·合作医疗的发展在宏观上缺乏制度保障 | 第27-28页 |
·农村合作医疗的历史教训 | 第28-30页 |
4 新型合作医疗的产生与发展现状 | 第30-37页 |
·新型合作医疗的内涵与特点 | 第30-33页 |
·不同时期合作医疗制度的内涵与特征 | 第30-31页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传统合作医疗的主要区别 | 第31-33页 |
·目前我国新型合作医疗的发展状况 | 第33-37页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主要内容 | 第33-35页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的现状 | 第35-37页 |
5 研究设计 | 第37-42页 |
·研究假设与分析框架 | 第37-39页 |
·资料来源与收集方法 | 第39-41页 |
·资料分析方法 | 第41-42页 |
6 研究发现与分析 | 第42-64页 |
·样本的基本情况 | 第42-43页 |
·农民对合作医疗的态度及实践的描述分析 | 第43-48页 |
·农民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知识的情况及其主要途径 | 第43-44页 |
·农民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态度 | 第44-48页 |
·影响农民参与合作医疗的因素分析 | 第48-54页 |
·农民的理性行为对其参加合作医疗的影响 | 第48-49页 |
·农民特征变量对其参加合作医疗的影响分析 | 第49-51页 |
·地方政府的理性行为对农民参与新型合作医疗的影响 | 第51-53页 |
·影响农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因素小结 | 第53-54页 |
·新型合作医疗推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 第54-58页 |
·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本身存在的缺陷 | 第54-56页 |
·农民对新合疗认知的局限性 | 第56-57页 |
·执行成本过高 | 第57-58页 |
·对策分析 | 第58-64页 |
·以立法的形式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可持续性发展 | 第58-59页 |
·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医疗卫生的支持力度 | 第59-60页 |
·重新思考以大病为主的医疗补偿政策 | 第60-61页 |
·解决农民逆选择和政府道德风险 | 第61页 |
·建立科学合理的筹资机制 | 第61-62页 |
·设计科学合理的资金监管机制 | 第62页 |
·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取得农民的信任和参与 | 第62-64页 |
7 结论 | 第64-67页 |
·本研究的基本结论 | 第64-65页 |
·本研究的局限性与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