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3-27页 |
第一节 水产品甲醛概况、可能来源及存在方式 | 第13-16页 |
一、甲醛概况 | 第13-14页 |
二、水产品甲醛的可能来源及存在方式 | 第14-16页 |
第二节 水产品中甲醛的检测方法 | 第16-20页 |
一、水产品中甲醛的定性测定 | 第16页 |
二、水产品中甲醛的定量测定 | 第16-20页 |
第三节 水产品中甲醛本底含量及生成机理研究进展 | 第20-23页 |
一、水产品中甲醛的本底含量 | 第20页 |
二、水产品中甲醛生成机理研究进展 | 第20-23页 |
第四节 水产品中影响甲醛产生的因素及甲醛限量标准问题 | 第23-25页 |
一、水产品中影响甲醛产生的因素 | 第23-24页 |
二、水产品甲醛限量标准问题 | 第24-25页 |
第五节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5-27页 |
第二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产品中甲醛含量 | 第27-36页 |
第一节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27-28页 |
一、实验材料 | 第27页 |
二、主要实验仪器和试剂 | 第27-28页 |
第二节 实验方法 | 第28-30页 |
一、实验原理 | 第28页 |
二、样品制备 | 第28-29页 |
三、标准曲线绘制 | 第29页 |
四、结果计算 | 第29-30页 |
第三节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0-35页 |
一、色谱条件的选择 | 第30页 |
二、吸收峰及其对应物质的确定 | 第30-31页 |
三、衍生条件的优化实验 | 第31-32页 |
四、精密度实验 | 第32-33页 |
五、检出限实验 | 第33页 |
六、回收率实验 | 第33-34页 |
七、衍生物的稳定性实验 | 第34页 |
八、应用 | 第34-35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HPLC法和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两种方法的比较 | 第36-43页 |
第一节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36-37页 |
一、实验材料 | 第36页 |
二、主要实验仪器和试剂 | 第36-37页 |
第二节 实验方法 | 第37-39页 |
一、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中的甲醛 | 第37-39页 |
二、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甲醛时方法检出限和线性范围的确定 | 第39页 |
第三节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9-42页 |
一、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实验 | 第39-41页 |
二、HPLC法实验结果 | 第41页 |
三、两种方法测定不同种类鱿鱼及其他水产品中甲醛含量的比较 | 第41-42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鱿鱼制品加工工艺中甲醛产生规律的研究 | 第43-54页 |
第一节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43-44页 |
一、实验材料 | 第43页 |
二、主要仪器与试剂 | 第43-44页 |
第二节 实验方法 | 第44-45页 |
一、水分的测定 | 第44页 |
二、样品中甲醛的测定 | 第44-45页 |
三、鱿鱼丝加工工艺 | 第45页 |
四、北太鱿鱼圈加工工艺 | 第45页 |
第三节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5-52页 |
一、原料片中甲醛的分布 | 第45-47页 |
二、解冻片中甲醛的分布 | 第47-48页 |
三、半成片中甲醛的分布 | 第48-49页 |
四、辅料中甲醛含量的测定 | 第49-50页 |
五、鱿鱼丝生产工艺的甲醛变化 | 第50-51页 |
六、北太鱿鱼圈整个加工工艺中甲醛含量的动态变化 | 第51-52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五章 鱿鱼制品加工工艺中甲醛含量的初步控制 | 第54-59页 |
第一节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54-55页 |
一、实验材料 | 第54页 |
二、主要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54-55页 |
第二节 实验方法 | 第55页 |
第三节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5-58页 |
一、原有生产工艺过程中甲醛含量变化 | 第55页 |
二、蒸煮和焙烤条件的优化 | 第55-57页 |
三、改进工艺后实验生产过程中甲醛的含量变化 | 第57-58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六章 鱿鱼肌肉高温条件甲醛产生规律的初步研究 | 第59-72页 |
第一节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59-61页 |
一、实验材料 | 第59页 |
二、主要实验仪器和试剂 | 第59-61页 |
第二节 实验方法 | 第61-65页 |
一、样品处理 | 第61页 |
二、FA、DMA、TMA和TMAO的测定 | 第61-65页 |
第三节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65-71页 |
一、FA、DMA、TMA和TMAO测定方法的建立 | 第65-66页 |
二、鱿鱼和鳕鱼高温过程FA、DMA和TMA的生成 | 第66-67页 |
三、温度对鱿鱼FA、DMA和TMA生成的影响 | 第67-68页 |
四、作用时间对鱿鱼FA、DMA和TMA生成的影响 | 第68-69页 |
五、标准品TMAO在高温下的分解 | 第69-71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72-74页 |
附录 缩略词表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