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5页 |
Abstract | 第15-16页 |
前言 | 第16-20页 |
一、行政听证制度概述 | 第20-32页 |
(一) 行政听证制度的概念及历史 | 第20-24页 |
1. 行政听证制度的概念 | 第20-21页 |
2. 行政听证制度的历史 | 第21-24页 |
(二) 行政听证制度的分类和性质 | 第24-27页 |
1. 行政听证制度的分类 | 第24-26页 |
2. 行政听证制度的性质 | 第26-27页 |
(三) 行政听证制度的原则及其功能 | 第27-32页 |
1. 行政听证制度的原则 | 第27-29页 |
2. 行政听证制度的功能 | 第29-32页 |
二、当代中国行政听证制度的现状分析 | 第32-45页 |
(一) 中国行政听证制度的运作状况分析——以中国铁路票价听证会为例 | 第32-40页 |
1. 听证的法律依据 | 第33-34页 |
2. 听证代表的选择 | 第34-36页 |
3. 代表发言情况考察 | 第36-37页 |
4. 听证会的效果分析 | 第37-40页 |
5. 总体评价 | 第40页 |
(二) 中国行政听证制度的法律依据评析 | 第40-45页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法律依据评析 | 第40-41页 |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的法律依据评析 | 第41-42页 |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法律依据评析 | 第42-43页 |
4.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法律依据评析 | 第43-44页 |
5. 总体评价 | 第44-45页 |
三、改革当代中国行政听证制度之思考 | 第45-57页 |
(一) 有关行政听证内涵与外延的扩展的思考 | 第45-47页 |
1. 完善行政立法听证制度 | 第45页 |
2. 正式听证与非正式听证程序相结合 | 第45-46页 |
3. 事前听证、事后听证以及结合听证相结合 | 第46-47页 |
(二) 有关行政听证范围的思考 | 第47-49页 |
1. 行政听证行为的标准 | 第47-48页 |
2. 我国行政听证行为应扩大到的领域——重大民生问题 | 第48-49页 |
(三) 有关行政听证组织的思考 | 第49-53页 |
1. 听证主持人的法律地位应独立 | 第49-51页 |
2. 实行回避制度 | 第51-52页 |
3. 禁止单方接触制度 | 第52-53页 |
(四) 有关行政听证笔录和案卷排他性原则的思考 | 第53-57页 |
1. 我国现行法律对行政听证笔录的规定 | 第53-55页 |
2. 明确行政听证笔录的有效性,确立案卷排他性原则 | 第55-57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附录 | 第63-64页 |
原创性声明 | 第64页 |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