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园艺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果树病虫害论文--柑桔类病虫害论文

CTV弱毒株系侵染对寄主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与强毒株系的互作研究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3页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第13-15页
第一章 . 柑橘衰退病毒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5-34页
   ·柑橘衰退病发生概况第15页
   ·柑橘衰退病毒的生物学特性第15-17页
     ·柑橘衰退病毒的寄主范围第15-16页
     ·柑橘衰退病毒的传播途径第16页
     ·柑橘衰退病毒的株系分化第16-17页
   ·柑橘衰退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性第17-19页
   ·柑橘衰退病毒的检测技术第19-22页
     ·生物学鉴定第19页
     ·血清学鉴定第19-20页
     ·分子生物学鉴定第20-22页
   ·植物对病毒的抗性第22-24页
     ·抗病基因介导的抗性第22-23页
     ·RNA沉默介导的病毒抗性第23-24页
   ·病毒侵染对寄主基因表达的影响第24-28页
     ·筛选寄主差异表达基因的常用方法第24-27页
       ·mRNA差异显示PCR技术第24页
       ·cDNA代表性差异分析技术第24-25页
       ·基因芯片技术第25页
       ·抑制性差减杂交技术第25-27页
     ·CTV侵染对寄主的影响第27-28页
   ·柑橘衰退病的防治第28-32页
     ·脱除病毒技术第28页
     ·弱毒株系交叉保护第28-31页
       ·交叉保护作用的表现第29页
       ·交叉保护的作用机理第29-30页
       ·交叉保护在柑橘生产上的应用第30-31页
     ·抗病毒基因工程第31-32页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第32-34页
第二章 CTV弱毒株系诱导墨西哥莱檬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第34-61页
   ·前言第34-35页
   ·材料与方法第35-45页
     ·病毒来源与寄主材料第35页
     ·主要仪器及试剂第35页
     ·总RNA的提取第35-36页
     ·mRNA的纯化第36-37页
     ·SSH文库的构建第37-41页
       ·第一链cDNA合成第37页
       ·第二链cDNA合成第37-38页
       ·双链cDNA的RsaⅠ酶切第38页
       ·接头连接第38-39页
       ·两轮差减杂交第39-40页
       ·两次PCR选择性扩增第40-41页
       ·文库的生成第41页
     ·差减文库的筛选第41-42页
       ·插入片段的扩增及反向Northern斑点杂交膜的制备第41页
       ·预杂交第41页
       ·探针的制备第41-42页
       ·反向Northern斑点杂交第42页
       ·差异表达片段的选取及测序第42页
       ·序列同源性检索第42页
     ·差异表达片段的qRT-PCR验证第42-45页
       ·总RNA的提取第43页
       ·qRT-PCR扩增及数据分析第43-45页
   ·结果与分析第45-55页
     ·差减文库构建效果第45-49页
       ·所提取总RNA的质量第45页
       ·分离纯化的mRNA质量分析第45-46页
       ·cDNA合成及酶切效果第46-47页
       ·接头连接效率检测第47页
       ·差减杂交产物的两次选择性PCR扩增结果第47-48页
       ·差减文库插入片段的PCR筛选第48-49页
     ·差异表达片段的反向Northern斑点杂交筛选第49-50页
     ·部分ESTs差异表达量的qRT-PCR分析结果第50-51页
     ·差异表达ESTs的序列分析及功能分类第51-53页
       ·差异表达ESTs的序列分析第51-52页
       ·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分类第52-53页
     ·CTV不同致病力株系对寄主基因表达影响的比较分析第53-55页
   ·讨论第55-59页
     ·病毒株系与寄主基因表达第55-56页
     ·病害防御与压力应答类基因第56-58页
     ·转录相关类基因第58页
     ·能量相关类基因第58-59页
   ·小结第59-61页
第三章 CTV不同株系诱导墨西哥莱檬基因表达的时间动态分析第61-71页
   ·前言第61页
   ·材料与方法第61-64页
     ·毒源与寄主材料第61-62页
     ·接种方法第62页
     ·qRT-PCR引物的设计第62页
     ·总RNA的提取第62页
     ·qRT-PCR第62-64页
       ·RT-PCR扩增条件的选择第62-63页
       ·qRT-PCR反应体系第63-64页
   ·结果与分析第64-68页
     ·qRT-PCR扩增条件的优化第64页
     ·目标基因qRT-PCR扩增曲线和溶解曲线分析第64-65页
     ·CTV不同株系侵染对寄主基因表达的时间动态影响第65-68页
       ·几丁质酶的时间表达动态第65-66页
       ·咖啡酸-3-甲基转移酶的时间表达动态第66-67页
       ·脂质转移蛋白的时间表达动态第67-68页
   ·讨论第68-70页
   ·小结第70-71页
第四章 CTV强毒和弱毒株系混合侵染柑橘植株的生物学表现及二者含量的时间动态变化第71-89页
   ·前言第71页
   ·材料与方法第71-74页
     ·试验材料第71-72页
     ·接种方法第72页
     ·引物设计第72-73页
     ·RT-PCR第73-74页
   ·结果与分析第74-86页
     ·CTV不同株系的生物学表现第74-76页
     ·CTV弱毒株接种效果第76-77页
     ·CTV强毒株在弱毒株接种柑橘植株中的相对含量变化第77-81页
       ·HB柚植株中CTV弱毒和强毒株的检测第77-79页
       ·甜橙植株中CTV弱毒和强毒株的检测第79-80页
       ·莱檬植株中CTV弱毒和强毒株的检测第80-81页
     ·柑橘不同品种对CTV强毒和弱毒株含量的影响第81-82页
     ·交互接种的寄主植物中CTV弱毒株的巢式RT-PCR检测第82-83页
     ·不同接种方式对CTV强毒和弱毒株在寄主中增殖的影响第83-85页
     ·CTV强毒和弱毒株在混合接种莱檬植株中的种群结构第85-86页
   ·讨论第86-87页
   ·小结第87-89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89-92页
   ·CTV弱毒株系诱导寄主差异表达基因的蹄选第89页
   ·CTV不同株系诱导寄主基因的时间表达动态分析第89-90页
   ·CTV不同株系在不同寄主上相对浓度的时序变化分析第90-92页
参考文献第92-115页
图版与说明第115-126页
附录1:差减文库所用接头和引物信息第126-127页
附录2:正、反向差减文库差异片段与已知基因同源性比对结果第127-137页
附录3:主要试剂及溶液的配制第137-139页
附录4:博士在读期间已发表或已接受的文章第139-140页
致谢第140页

论文共1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葡萄孢属植物病原菌真菌病毒研究
下一篇:苏云金芽胞杆菌菌株YBT-1520中Zwittermicin A的生物合成调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