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3页 |
·现场总线技术的产生、现状及发展前景 | 第10页 |
·课题背景 | 第10-11页 |
·课题来源及主要内容安排 | 第11-13页 |
第2章 滤棒储存输送系统总体改造设计方案 | 第13-18页 |
·电气改造设计的必要性分析 | 第13-14页 |
·系统功能设计 | 第14-16页 |
·电控系统控制方式的选择 | 第16-17页 |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第3章 滤棒储存输送系统PROFIBUS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设计 | 第18-33页 |
·现场总线类型的选择 | 第18-22页 |
·通信速率 | 第19页 |
·传输介质 | 第19-20页 |
·通信距离与网络节点数 | 第20-21页 |
·拓扑结构 | 第21页 |
·通信方式 | 第21页 |
·应用领域 | 第21-22页 |
·网络集成设备的选配 | 第22-23页 |
·主站——PLC 的选型 | 第22页 |
·基于总线控制的变频器选型 | 第22-23页 |
·分布式I/O 模块的选型 | 第23页 |
·人机界面的选型 | 第23页 |
·网络物理连接 | 第23-24页 |
·传输介质 | 第23-24页 |
·网络连线 | 第24页 |
·拓扑结构的确定 | 第24-25页 |
·电气改造原理图设计 | 第25-27页 |
·系统安全可靠性设计 | 第27-28页 |
·系统控制程序设计 | 第28-32页 |
·硬件组态 | 第28-30页 |
·程序设计 | 第30-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4章 滤棒储存输送系统PROFIBUS 现场总线通信机理的分析研究 | 第33-51页 |
·PROFIBUS 现场总线通信协议模型分析 | 第33-34页 |
·PROFIBUS 现场总线系统工作过程原理分析 | 第34-37页 |
·滤棒储存输送系统总线通信数据格式定义 | 第37-42页 |
·PLC 与数字量和模拟量分布式模块的通信 | 第37页 |
·PLC 与双通道加/减计数器的通信 | 第37-40页 |
·PLC 与变频器的数据通信 | 第40-42页 |
·基于现场总线通信的接口提升电机过程控制实例分析 | 第42-49页 |
·接口提升电机过程控制原理 | 第42-43页 |
·硬件组态及总线通信地址分配 | 第43-45页 |
·总线通信系统参数设置 | 第45-47页 |
·控制过程的实现 | 第47-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5章 基于PROFIBUS 现场总线技术的系统功能改进设计 | 第51-71页 |
·系统信号检测与处理方式的改进设计 | 第51-54页 |
·主体缓冲单元电机控制方式的改进设计 | 第54-59页 |
·机器故障报警和生产过程数据的信息集成设计 | 第59-62页 |
·从站诊断功能设计 | 第62-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6章 基于PROFIBUS 总线控制技术的变频器应用研究与试验 | 第71-84页 |
·实验目的 | 第71页 |
·实验意义 | 第71页 |
·实验用主要元器件 | 第71页 |
·实验内容 | 第71-81页 |
·硬件连接 | 第71-72页 |
·变频器总线通信参数设置 | 第72页 |
·控制程序设计 | 第72-81页 |
·验证方法 | 第81页 |
·试验数据分析 | 第81-83页 |
·试验结论 | 第83-84页 |
结论 | 第84-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9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9-90页 |
附录B 滤棒储存输送系统的改造设计成果目录 | 第90-91页 |
致谢 | 第91页 |